踏着诗歌长廊,他们来了。
5月30日上午,由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四川省作家协会、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草堂》诗刊社与成都商报社共同设立和打造的“首届草堂诗歌奖”颁奖典礼,在杜甫草堂博物馆·大雅堂广场盛大举行。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诗人、首届草堂诗歌奖的评奖专家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主任、著名诗人叶延滨,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文联主席、《草堂》诗刊主编、著名诗人梁平,中国作协《诗刊》常务副主编、著名诗人商震,北师大文学院院长、博导、著名评论家张清华,四川大学文新学院院长、著名评论家李怡(嘉宾名单待定)等重量级评委,将和获奖诗人(诗评家)一同亮相颁奖典礼,为诗人颁奖!
首先揭晓的是首届草堂诗歌奖年度青年诗人奖,获奖的三位诗人分别是:李柏荣、马骥文、记得。
他们说:
“这必将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草堂诗歌奖像是一把火炬,它承载着一份诗歌的薪火、文学的传承。”
“诗歌从来都没有脱离过这具体的肉身而产生,从此刻的青年到未来的暮年。”
“有潜下心来,认真写诗,才是对今天最好的回馈!”
首先揭晓的是首届草堂诗歌奖年度青年诗人奖,获奖的三位诗人分别是:李柏荣、马骥文、记得。
对青年诗人颁奖词公布 悲悯、深刻、苦难……颠覆对90后认知
评委会认为,90后诗人李柏荣是一个更倾向生活艰难的诗人。以底层的眼光、悲悯的语境,为生活塑形,为命运发声。诗人注重生活场景的描写、人物思想的刻画,他的诗歌更具有现代戏剧性的语言色彩。独白式的生活片段构筑出一个个情感性诗意的空间,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力和思想力,温吞、散漫如旧照片,语调沉重如一部老电影。诗人把现实与虚无的纠缠置于思与诗的悖论,在缓慢的语言流动之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
李柏荣
在给马骥文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作为90后具有深刻诗歌知识背景的诗人,马骥文诗歌语言的成熟明显地超越了自己的年龄体征,他企图把写作的智性推向精神的高度。对现实的把握朝向意义的繁复,朝向修辞的深度,悖论依赖于宗教的沉思和历史图景的重叠。诗人通过语言事实的真相完成了精神困境的突围,他用自己理性的言说和丰富的内景聚合的诗歌,是诗歌愿力不断提升的结果,是诗歌理想和文本意志结合比较到位的诗人。
马骥文
唯一一位获奖的女诗人是记得。评委会对她的颁奖词是:记得想用诗歌去权衡个人与世界的分裂,所以她以拣选的目光不断发现细微中的深奥的人性,她的诗歌因为善良生出的喜剧性成为诗歌的发力,以细腻的情感张力,在欲望与理性的对抗之中发现诗意,缓慢得近乎忧伤的叙述语调,既是对人性的宽谅,也是对生命苦难的安慰,一个近乎以灵魂的漂泊姿态游走于生活的多面与深刻,内在的言说为诗歌的伦理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美学辩护,以此具有了现实的力量和精神的质地。记得的身体经验所散发出来的诸多幻象为她和世界搭建了一份中肯的生命契约。
记得
90后诗人领奖,将真实而悲悯地行走在诗歌的朝圣之路上
1997年7月出生的李柏荣曾获全国大学生野草文学奖,他也是所有获奖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位,发表获奖感言他激动地表示,感谢“草堂诗歌奖”给予了青年写作者这个莫大的鼓励与鞭策,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评委老师对他作品的肯定。这必将成为他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此刻我的内心除了激动之外,更多感到的是一份责任。对我而言,草堂诗歌奖更像是一把火炬,它承载着一份诗歌的薪火、文学的传承。需要由我们,由更多的人去传递,直到最终去点燃一个伟大的文学梦想。我想,这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更是每一个写作者内心永恒的自我感召。”李柏荣说,杜甫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句话对他的创作之路影响很大,接下来的创作中自己将脚踏实地,真实而悲悯地行走在诗歌的朝圣之路上。
另一位获奖者马骥文1990年出生,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他上台发表获奖感言时表示,能够在诸多优秀的同代诗人之中,被选出受领此奖,是一件荣幸的事情。它意味着一种来自外部的肯定和鼓励。尽管我对这肯定和鼓励从来都是警醒的,但也仍然要感谢颁奖者的热忱。
马骥文说,在今天中国的大地上,诗还在焕发着它几千年以来一直所拥有的那种光亮。“我一直将诗看成是我肉体延伸的一部分,它从来都没有脱离过这具体的肉身而产生,从此刻的青年到未来的暮年。然而,与此同时,诗又并非是一种仅限于肉身的艺术,它还具有某种向上超越、朝向神秘的冲动。这与其说是个人的意愿,不如说是诗本身的某种属性所决定的。按照臧棣的说法,诗本身就具有将事物神秘化的能力,“如果没有神秘做伴,那样的境况可能只意味着人类在心智上的堕落”。
记得说,感谢《草堂》杂志给予的鼓励,非常意外,也非常惊喜。一直以来,对发表和比赛都不是那么主动。想太多的人注定离诗越来越远。但这些,无疑是一种肯定,让我更好地前行。我觉得,写诗就是在自我救赎,能够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不断反省自己。这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潜下心来,认真写诗,才是对今天最好的回馈。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陈谋 摄影 王红强
编辑 杨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