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率先采用森林碳汇助推精准扶贫,川农利用科技出力

成都商报教育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6日,记者从“森林碳汇扶贫示范工程启动暨研讨会”上获悉,四川率先开展“森林碳汇扶贫示范工程”试点建设,将推进脱贫攻坚战探寻新途径。而凉山彝族自治州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示范工程实施将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带动当地传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助推精准脱贫。

blob.png

什么是“森林碳汇扶贫”?通俗来说,就是在促进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和减贫双赢过程中,实现减贫脱贫的一种新兴扶贫模式。

开展森林碳汇扶贫工程,应如何借力推进精准扶贫?四川在这方面上有何优势?据介绍,四川省生态区位极其重要、林地资源非常丰富,是国家首批林业碳汇项目试点省份和森林碳汇发展优先布局区,具备开发森林碳汇项目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巨大的碳汇扶贫潜力。

森林碳汇是世界应对气候变化和反贫困共赢的重要内容,是中国落实增汇减排承诺和生态减贫的重要举措。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减贫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曾维忠教授介绍,尽管我国当前森林碳汇项目开展主要集中在边远贫困地区,但推进森林碳汇扶贫存在两个明显认识误区,应尽量避免:

比如,简单地将在贫困地区实施森林碳汇项目等同于森林碳汇扶贫,忽视了贫困人口受益和发展机会创造的宗旨,导致帮富不扶穷、目标减贫农户被排除在经济受益之外;又或者片面地将森林碳汇项目等同于一般的产业扶贫项目,忽视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的首要任务,降低了项目实施碳增汇的生态服务效用。

对此,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吴德介绍了学校在精准扶贫中开展的工作,他表示学校对该示范工程非常重视,将做好科技和人才支撑,助推工作高质量高水准完成。

四川省林业厅总工程师骆建国对示范工程的启动表示祝贺,他希望项目各方创新拓宽工作思路,认真分析研究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优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森林碳汇精准扶贫模式及其利益联结机制。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赵雨欣



您有线索,欢迎报料 一经采用,将付报酬

报料热线:(028)86612222

报料邮箱:sb86612222@163.com

报料QQ:772555018

报料微信:cdsbbl86612222

报料新浪微博:成都商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