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北京已6次降雪,华北降水量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

澎湃新闻 2020-02-06 18:30
2月5日至6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明显雨雪天气过程,其中北京、河南和湖北等局地出现大雪。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中国气象局获悉,此次过程是2020年以来,中东部出现的第5次大范围降水过程,预计,2月7日,中东部地区降水将明显减弱。
其中,北京地区降雪持续时间长、累计降雪量大,截至2月6日14时,北京全市平均降雪量3.1毫米、城区平均4.9毫米,最大降雪出现在海淀区北安河,达11.7毫米。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指出,此次中东部雨雪天气过程主要受南下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其中华北、黄淮等地的降雪与低层持续东风造成的水汽输送有明显相关;淮河以南地区的大范围降雨与西南暖湿气流增强关系密切。
预计11日至13日,中东部地区还将出现降水过程,西南地区东部、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华南等地有小到中雨,江南、华南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北部12日至13日有小到中雪。
入冬以来,除东北北部、华南大部及新疆北部和南部、内蒙古西部、陕西中南部、四川盆地中东部等地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偏多,其中东北西南部、华北大部、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偏多1~2倍,部分地区偏多2倍以上。
其中,北京地区已出现了6次降雪天气过程,平均降水量15.1毫米,较常年同期(4.5毫米)偏多2.4倍,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三多,也是2000年以来仅次于2002/2003年同期第二多。华北地区出现了5次较大范围的降雪天气过程,大部地区累计降水量普遍有5~15毫米,华北南部及北京、天津等地有15~35毫米,山西东南部局地超过35毫米;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14.5毫米,较常年同期(6.0毫米)偏多1.4倍,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降雪多对冬小麦安全越冬、净化空气质量等有利,但对交通运输产生不利影响。
入冬以来华北降水量(左)及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右)分布图
12月1日至次年2月6日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历年变化(1961-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