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孩子哭闹,
瞬间想立刻给孩子呛回去,
可是这时候
孩子却越闹越起劲,
遇到这种情况究竟该如何是好呢?
要允许孩子哭
几岁的孩子,
在公园还没有玩够时,就听到妈妈说要回家了;
想穿自己最喜欢的那条红裙子
却发现今天要洗穿不了了;
幼儿园的家庭日,老早就给父母说了,妈妈却因为出差可能要缺席……
这些情绪都是孩子最正常、最本能的反应,释放出来就好了。
如果一味制止孩子哭, 孩子还会认为爸妈并不在意自己的感受,小心灵在此刻也会很受伤。
若是孩子的情绪长久得不到正确的释放,脾气也会越来越急躁,也不利于良好的性格秉性的形成。
面对孩子的哭闹,父母应该先要认同孩子的负面情绪,因为孩子只有经历过负面情绪,孩子才能学会情绪管理。
让孩子认识到不同的情绪
对于孩子来说,身体上的反应可能都一样,可能大多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就是难受得想哭」。
妈妈今天没有听认真你讲幼儿园发生的事儿,你现在很不开心,对不对?
你还想在公园和新结交的小朋友玩,对不对,你现在是否非常的委屈?
在孩子哭闹发脾气的时候,建议父母温和地将孩子的感受进行复述,并告诉他「这种感觉叫 什么」。
说得多了,孩子自然而然就会直接地告诉你,妈妈「我很生气」「我很难过」或者「我很开心」。
引导孩子进行情绪管理
对于孩子来说,先学会试着去接纳自己的情绪,以及学会和情绪和和平相处,才是情绪管理的关键。
这个时候,父母耐心地陪伴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说,孩子想吃点心,可是,手一滑,点心却掉在地上,孩子大哭。
“宝宝的点心掉地上了,不能吃了很难过,对么?”
“没关系的,宝贝,要是我,我也会难过的。”
“你想哭就哭吧,妈妈陪着你。”
父母还可以陪在一边用肢体语言无声地安慰,比如看着他的眼睛,轻轻拍拍他的背,等待孩子自己平复情绪。
3 岁前的孩子对于怎么学习处理情绪还做不到,这个阶段还是着重于认知情绪以及和情绪和平相处。
若是稍大一点的孩子,父母可以以身作则,教孩子正确的方法去恰当处理情绪。
把焦点放在重要的事儿上
比如:“怎么又乱扔袜子?”“看看你,新鞋子穿了不到一天,就脏成这样!”这样的场景,你是否觉得非常的熟悉呢?
孩子的成长发展是需要一些自由空间的,父母完全可以把教育孩子的焦点放在更重要的事上,比如懂得感恩、诚实、正直等。
做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
情绪管理训练型父母不但能很好地接纳孩子的情绪,甚至可以洞察到不当行为背后潜藏的情绪。
不但要为孩子的行为划定界限,还应该让孩子明白,父母对于你的错误行为是持不赞成态度的。
传递这种信息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懂得,孩子的情绪与愿望,家长则会全部接纳和包容。
通过这种区别对待,让孩子明白,负面情绪与负面行为完全是两个概念,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请输入图片描述
文章来源:综合丁香妈妈 、搜狐健康、 新浪亲子
图片来源:123RF、Soogif、Pixabay 编辑:杨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