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期结束茂县叠溪镇灾后重建启动 或将再现蚕陵重镇盛景

成都商报原创

随着冰冻期的结束,3月6日,茂县新磨村异地重建项目正式复工。

微信图片_20180313203657.jpg

“这个线再画直点儿,腻子粉多点”“从这儿开挖,再挖深点儿……”3月12日,随着机器的一阵阵轰鸣声,在茂县叠溪镇新磨村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来往的货车、大小不一的挖掘机打破了这片土地的宁静,这是茂县“6·24”叠溪镇新磨村灾后恢复重建随着冰冻期的结束复工的场景。

新磨村将建在叠溪镇旁

茂县“6·24”叠溪镇新磨村重建工作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按照茂县“6·24”灾后重建决策部署,新磨村灾后重建农房集中安置点选址位于叠溪镇较场村,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已全面复工。

灾后重建,农房重建是首要任务。按照“一年建成农房、两年基本完成重建、三年恢复产业”的总体要求,让受灾群众早日住进经济、适用、安全的永久性住房,去年,茂县在叠溪镇较场村征地150亩作为“6·24”新磨村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并完成场地平整工作,为58户135人提供农房建设用地。

随着冰冻期的结束,3月6日,茂县新磨村异地重建项目正式复工。

微信图片_20180313203645.jpg

各施工单位及时入驻工地,全力推进重建项目顺利进行,同时茂县成立了叠溪“6·24”灾后重建前沿指挥部,派驻县级分管领导,全面协调指挥项目推进,各项目业主单位安排专人入住叠溪施工现场,全面督促推进项目建设。

在新磨村灾后重建集中安置规划图中可以看到,整个规划布局已经形成,农房采取统规自建的方式,分别提供150㎡、120㎡、90㎡大中小三类建筑户型,集中连片的农房安置点与叠溪古镇并行排列,重建农房严格遵循古镇空间格局,采用街巷式布局形态,建筑错落进退有序,与古镇形成肌理共生相融的建筑群。

微信图片_20180313203700.jpg

将再现蚕陵重镇盛景

据茂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局长唐志伟介绍,除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外,安置点还将建设学校、村委会、卫生院、派出所、污水处理站等配套设施,在国道213线叠溪隧道出口建设大型的旅游服务站。在为沿途旅客提供休息的同时,也为新磨村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微信图片_20180313203703.jpg

目前,安置点农房重建、集中道路建设、集中供水、集中污水处理、集中垃圾转运系统项目及叠溪镇小学迁建工程正在进行基础土方开挖;九环线医疗救护茂县分中心项目正在进行三通一平;特色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正在进行田间路建设,其余项目正在逐步进场施工。

据茂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周斌介绍,新磨村“6·24”灾后重建整体规划选址位于叠溪古镇,通过此次灾后重建,让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全面恢复,同时对叠溪古镇进行文化提升和打造,成为国道213线上透水显绿,宜赏宜游,生态宜居的活力新城镇,重现茶马古道上蚕陵重镇盛景。

王先超 黄强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王明平

图据茂县宣传部

编辑 杨渝彤

您有线索,欢迎报料 一经采用,将付报酬

报料热线:(028)86612222

报料邮箱:sb86612222@163.com

报料QQ:772555018

报料微信:cdsbbl86612222

报料新浪微博:成都商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