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巨大,侵犯喉、气管,气管切开仍不能缓解呼吸困难,已一年不能平卧;
肿瘤包裹颈总动脉手术难度极大,随时危及生命,被多家医院拒绝;
局部晚期甲状腺癌合并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累及全身多个器官,身患两种恶性肿瘤,已经历多次手术,让治疗变得异常艰难;
种种不利因素之下,患者并未灰心,对生命充满渴求,愿意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和死神对抗。
2017年10月至今,横跨百余日,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一病区医疗团队、头颈放疗团队、手术麻醉团队、重症医学中心团队,共同接下了这个“烫手的山芋”。
失控的癌细胞
手术的请求被一一拒绝
两年多前,47岁的汤先生发现脖子里长了一个肿块,多方检查,最终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汤先生曾以为,癌症是一种慢性病,战胜它靠的是顽强的意志,继而打持久战,生活并不会因为癌症很快就与社会割裂,“一边工作,一边治疗”。
然而,失控的癌细胞在他的脖子上疯长。癌细胞的增长,来源于它们的DNA积累并突变,这些突变激活了内部的原癌基因,并灭掉了肿瘤抑制基因。医生说,这就像汽车的“刹车”和“油门”同时失灵,进而消耗、吞噬患者的一切。
汤先生逐渐感到呼吸困难,强烈的不适导致他甚至难以平卧。2016年2月,汤先生在家乡湖南的一家医院做了手术,但由于术中大出血,只取了活检就关闭了创口,中止手术。当时医生给汤先生及家属解释:肿瘤生长位置特殊,加上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无法进行手术切除。
这次手术在汤先生的喉部留下一个气管套管,从此他只能凭借这个气管呼吸,同时导致无法说话,只能用一个写字板与人交流。随后的时间里,汤先生又奔赴北京多家医院治疗,但继续手术的请求却被一一拒绝。
此后一年多的生活,汤先生的妻子将其形容为“等死”:癌细胞逐渐向皮肤表面扩散,在颈部留下斑驳的“地图”;术后留下的气管,甚至被疯狂生长的癌细胞顶了出来,哪怕一次小小口痰堵塞,足以致命。
患者:死了也不怪你们
医生:愿意迎难而上
2017年9月的一天,汤先生在四川省肿瘤医院的官网上,看到一篇有关手术治疗一例侵犯呼吸道、食道的晚期侵袭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介绍。抱着对生的渴求,他找到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王朝晖主任医师求助。
国庆节后,王朝晖在病房内见到了汤先生。虽然已与癌症斗争快两年,汤先生与医生交流时,写在写字板上的字依然有力:“这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关,医死了也不怪你们,当做研究。”
“入院时,汤大哥颈部的肿块很大,皮肤也烂了。1年多前做的气管切开口周围已被肿瘤包裹推移,挤到了,还时不时出血……”王朝晖介绍,CT检查显示,发现颈部肿瘤包绕气管、颈部大血管,严重影响到周围组织器官的正常工作,手术难度极大,风险极大,“‘霸道’的肿瘤几乎占满了画面,正常的气管、血管更像是‘配角’,这里有气管、大血管、丰富的血供,险象丛生!”
同时,组织学病理报告提示,汤先生身患两种恶性肿瘤:甲状腺乳头状癌,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如果不做手术,患者随时可能死于颈部大出血或窒息,目前没有其他更好的治疗方式可以选择;而做手术有生的希望,却很可能下不了手术台。
“晚期癌症,我从医20余年,第一期遇到这么‘晚’的。”王朝晖说,通过与医院头颈肿瘤MDT团队会诊、通过和患者及家属两次沟通,得知患者坚决要求手术治疗,为了患者一丝生的希望,团队愿意迎难而上。
百日准备
1台手术奋战12个小时
经过百日的术前治疗和准备后,王朝晖和团队术前评估,3D可视化技术指导拟定手术技术路线,由于肿瘤包裹气管、压迫食道、侵犯右侧颈内静脉及颈总动脉,因此,手术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将肿瘤连同受侵的器官切除,同期需要重建食道、气道及颈部缺损的皮肤软组织,并需要置换受侵的颈总动脉。
2018年1月3日,王朝晖主任医师和陈锦副主任医师,在麻醉中心和手术护理团队的配合下,为患者进行了甲状腺癌扩大根治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气管肿瘤切除术等多种手术措施。
由于甲状腺癌瘤体巨大,同时伴有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肿瘤血供异常丰富,操作的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总共经历12个多小时奋战后,终于顺利完成手术。
劫后余生
他要珍惜当下
3月6日傍晚,一束阳光从窗外照进病房,汤先生已经离开ICU病房,妻子陈女士正在细心为其照料。5月以来,陈女士一直睡在病床一侧的小沙发上,活动范围几乎未离开医院。两个月以前汤先生手术成功,她连续照顾6天,每天只在意识模糊中入睡一两小时。一名护士告诉记者,在未得到信任之前,汤先生只允许陈女士的护理,因为陈女士其实自己也是一名主治医师。
陈女士说,她无法总结出丈夫和自己是怎么撑过来的,但自己甘愿付出,“唯一的遗憾是,才两年,我头发都白了一小半”。
写字板摆在病房的窗台上,上面写着“自己坚强,天无绝人之路”。见到记者,汤先生取下写字板,依然有力地写了两段文字,一句送给医生“医技精湛,大爱无疆”,另一句送给所有人“珍惜当下,好好生活”。
预计两三天内,汤先生就能够出院,回到家乡湖南。渡过这一难关后,他将更有信心继续与癌症作战。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王拓 摄影报道
编辑 杨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