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成绩:
2015年9月27日 柏林马拉松 4小时3分
2016年2月28日 东京马拉松 3小时55分
2016年10月9日 芝加哥马拉松 3小时55分
2016年11月6日 纽约马拉松 3小时56分
2017年4月19日 波士顿马拉松 4小时12分
2018年4月22日 伦敦马拉松 4小时15分
4月22日,伦敦马拉松赛道,57岁的刘英顺利完赛,尽管几乎一晚上都没有睡着,但她还是拿到了4小时15分的完赛成绩。至此,刘英两年半时间内,完成了伦敦、柏林、东京、芝加哥、纽约、波士顿的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成为“六星跑者”。截至2017年11月16日,大满贯官网公布的全球仅有2222名六星跑者。
刘英,无疑是业余马拉松跑步精英中非常特殊的一位,2014年,刚刚爱上跑马的她确诊淋巴癌,不愿意生命的最后时刻活在痛苦中,毅然决定放弃化疗,要抢在生命结束前,完成世界马拉松大满贯的目标。刘英跑步“抗癌”的乐观和决不放弃的精神状态,感染了很多跑者,他们亲切地称刘英“辣妈”。现在,刘英终于如愿了。
跑步10多年每天10公里
刚爱上马拉松却确诊淋巴癌
刘英跑步的经历,要追溯到10多年前。早年,家里做餐饮生意,刘英的身体累坏了,长期的肩颈综合征折磨得她非常痛苦,医生建议多锻炼。2002年8月1日,因前一天给老公过生日,酒醒后睡不着的刘英干脆起来跑步,“一开始,一公里都要分两次才跑完。”
跑步、健身,差不多2年时间,刘英身体有所好转,2006年又大病一场,严重失眠的她需要靠着特效安眠药才能入睡,但那时候,刘英已经感受到了跑步的“好处”,几乎雷打不动地每天跑上10公里,身体也逐渐好转起来。
2012年,同在公园跑步认识的“师傅”小王见刘英身体素质很好,鼓动她去跑马拉松。当时,刘英已经53岁,说是小王“师傅”,但其实小王还小4岁。抱着试一试的心态,2014年3月,刘英参加了重庆的半程马拉松,不料一鸣惊人,以1小时53分的成绩完赛,“都说我好厉害。”
初尝跑马乐趣的刘英到北京帮女儿带孩子,7月时顶替朋友的名额参加了内蒙古铁木真全程马拉松。10月,刘英第一次自己报名参加北京马拉松,感冒、胃痛没有影响状态,4小时27分成绩完赛。但回到四川看胃病的刘英,却被医生严肃地要求再去做详细检查。
“我胃不好,以为是胃癌。”刘英说,拿检查报告的时候,自己是一个人去的,医生看着她欲言又止,刘英便让医生直说,自己不会倒下的。医生这才告诉刘英,她确诊为早期惰性淋巴癌,“还安慰我,说别生气、乐观点,让自己开心起来,也有带癌生存几十年的。”刘英说,尽管当时一滴泪都没有流,但还是有点难过,难道生命就要由此走向结束了吗?
刘英老公和儿子知道后,陪着刘英住院检查输液,即便是住院,刘英每天早上也坚持在河边跑完步再去医院。甚至还偷偷带着留置针参加了高新区的半马,跑友圈的朋友这才得知她生病了。
刘英让儿子挂了专家号,原本是期望医生告诉自己不用化疗,但看完检查结果,医生强烈建议需要立即化疗。听到这句话,刘英第一次哭了很久,因为目睹过患癌症的亲人化疗后的虚弱和痛苦,她不想让自己的生命用这种方式结束。
第二天,刘英做了最后的决定,不化疗,只保守治疗。另一边,觉得自己可能时日不多,刘英报了第二个全程马拉松——厦门马拉松。
“我怕时间来不及”
两年半追逐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
重庆、厦门、六盘水,刘英跑的国内马拉松越来越多,很久之后,刘英才知道,有世界马拉松大满贯。“既然我这么喜欢跑,为啥子不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感受下别人优秀在什么地方?”刘英说,她只想过得开心快乐,开阔一下视野。
恰好,德国柏林马拉松的赛期近了,刘英参团报上了名,但她不懂英语、不会使用手机查路线,仅有的一次出国经历是在迪拜跟团旅游,就在觉得很无助的时候,一位刚刚认识不久的跑友听说过刘英跑步抗癌的故事,十分感动,主动提出陪刘英前往德国参赛。
长途飞行、领装备、看路线,刘英摸索着第一次参加国外马拉松,出发前,刘英给自己定了目标,六大满贯都要破4(完赛时间在4小时内)。但遗憾的是,因为感冒,刘英的柏林马拉松完赛时间是4小时3分。“跑下来累、难受,但是最遗憾。”刘英说。
因为担心自己的病情加重,“时间来不及”,刘英有些“疯狂”地报名马拉松,2015年2月东京马拉松,儿子儿媳、女儿和两个孩子一起陪着参赛,还差点因为语言不通而走丢。这一次的成绩让刘英满意,3小时55分,成功破4。但这个成绩的背后,是后半程10多公里,刘英因为肩颈问题,头一直控制不住往后仰,她是轮流换手扶住脖子,才跑完全程的。
随后的芝加哥马拉松和纽约马拉松,因为女儿和女儿同学、朋友的照顾,刘英以3小时55分和3小时56分成功破4完赛。最艰难的是,2017年4月19日的波士顿马拉松,这是世界马拉松大满贯中报名条件最苛刻、赛道难度最高的比赛,“按照BQ成绩,以前的参赛成绩,要在相应年龄对应的完赛时间内才有报名资格。”刘英说,比赛当天,气温达到了30℃,“最虐跑道”又全是上坡。
刘英说,在波士顿的赛道上,自己竟然第一次有了放弃的念头,一个声音说“太难了太难了”,另一个声音却说,“不能放弃”,花了很多钱来比赛,儿子女儿又费了很多心血,放弃就辜负他们了。就这样自我鼓励,刘英晕晕沉沉地跑完了全程。撞线后,身体已经虚晃的刘英两次被送到医疗救助站,嘴唇乌青、脸色难看,吓坏了一同参赛的朋友。
最后一站,就是今年4月22日的伦敦马拉松。因为赶时间,原本就睡眠不好的刘英没倒过时差,几乎一晚上都没有睡觉,打瞌睡的刘英迷迷糊糊地跑过了大本钟、伦敦桥、泰晤士河,看着4小时的兔子(配速员的俗称,是马拉松赛事中按照固定配速跑步的选手,给参赛者提供参考)绝尘而去,刘英知道,自己又不能在4小时内跑完了,最后几公里觉得尤其漫长,完赛后,又一次被推去医疗点。
伦敦马拉松完赛后,刘英拿到了自己“六星跑者”的奖牌。
我与癌症共生存
不敢说跑步跑好了癌症 只是我跑得很快乐
每次到国外跑马拉松,刘英都要瘦几斤,本来就睡眠不好,倒不过时差,吃不惯国外的面包,加上又不会外语,甚至去给孙子们买礼物,刘英也要请带团的姑娘帮忙。但每一次完赛,刘英都觉得很快乐、很满足。在刘英家里,阳台上有一整面墙满满当当地挂着她的奖牌、证书。
如今,已经57岁的刘英有着健美的身材,纤瘦有力,头巾绑着一丝不乱盘起的头发,鬓角的白发掩盖不了乐观的笑容。每天早上,刘英都要沿着河边跑上10公里,精神头比年轻人还足,即便是下雨,打着伞,刘英也要外出走一走。
回忆两年半的跑马经历,刘英说,这里面有泪水,一半是心酸,一半是激动。刘英的老公王叔叔说,放弃化疗,一开始也是不同意的,但她坚持,她自己的事情说了算,也就顺着她。刘英的儿子女儿看着妈妈完成马拉松大满贯,原来的担心,变成了替妈妈骄傲,“妈妈是我们的女神”。
自从决定开始跑世界马拉松,刘英就极少回医院做检查,坚持每天吃药,每周打一针增强抵抗力的药。2015年曾复查过一次,医生说状况比较稳定。“五一以后去做检查,结果怎么样,还不晓得,不敢说是跑好了癌症。”刘英说,自己从来没有觉得,是靠跑步打赢了癌细胞,它肯定还在那里。
刘英觉得,自己很享受这个过程,跑得开心、快乐,跑完了大满贯。自己从农村走出来,有一天能够和世界级的优秀跑者并肩,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而自己能“任性”地放弃化疗,要感谢老公和孩子们从精神、经济上的支持,跑步认识的“师傅”给自己的鼓励,以及在跑马过程中,遇到太多热心帮助的朋友。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于遵素
摄影记者 王红强 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 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