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刚刚有一个头发都白了的大爷走过来问路,开口就喊我大姐……我是不得好年轻,但是被大爷喊大姐……哎呀,我那个心头真的不舒服!板着脸就走了。(@小戳)
上回我骑摩托出门兜风,看见一拉着行李箱的高中生,结果我人还没骑到他跟前,他张口就朝我喊:“师傅!去××中学吗?”嗯,师傅?(@何胖)
最近被小护士喊作“小哥哥”,让第一次住院的我感觉到这个称呼无比美妙:“哎哟,小哥哥,你看我搬不动你,你能自己从手术床挪到病床上么?拜托啦。”“小哥哥你醒啦?麻药没过你可千万不能睡着啊,我陪你聊天,千万别睡。”“哎哟小哥哥你气色不错嘛,排气了记得告诉我哈。”(@楠爷)
OK!
只要没有区别对待,我都可以接受。前几天我到一家服装店买衣服,店员看到我就说:“帅哥你好,想看衣服还是裤子喃?”然后又走进来一个帅哥,店员则对他喊道:“小哥哥,想看看什么款式的?”什么意思?叫“小哥哥”明显叫得比“帅哥”走心!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胖达)
别想当然的给别人“取名”
不久前,我们办公室还因为称呼问题,尴尬了一阵。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办公室里的小王、小张、小李们就陆陆续续当了妈。好像有这么一个传统,对于当了妈的同事,称呼就会从之前的“小×”自动升级成“×妈”。
这样的叫法在同事间接受度很高。本来嘛,喊的人喊得亲热,被叫的人也觉得亲切。于是昔日的办公室小王、小张、小李,就变成了全新的王妈、张妈、李妈……遇到同姓的,也有办法,一般就用她们娃娃的小名加个“妈”字,所以除了王妈、张妈、李妈,我们单位还有点点妈、贝贝妈、乐乐妈……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他们自己的人生。既然有人选择结婚生子,自然也有人拒绝婚姻、坚持丁克。在我们单位里,就有两位潇洒小姐姐,一个不结婚,一个不要娃。
偏偏有天单位团建,到三圣乡那边吃自助烧烤,才来单位小半年的妹妹活泼热情,招呼张罗完这妈那妈坐下来吃这喝那,转身就对不结婚的小姐姐喊出了句,“×妈,这个五花肉烤得好香哦,你尝尝!”接着又递一串烤鸡翅给不要娃的小姐姐,“鸡翅可以吃了,给,×妈。”
旁观人群整个吓呆了,不敢张口接话,因为从来没有碰到过这种事,还是同时!但好在两位当事人还算坦然,不要娃的那位脸上有点挂不住,当即表示,“我不要娃儿全单位都晓得哈,你以后千万不要再喊我×妈了。”有点尴尬,还好不结婚的那位笑嘻嘻地用自嘲打圆场,“唉,我想当妈,但我嫁都嫁不脱,咋个当嘛?哈哈哈哈哈哈哈。”(蕊蕊)
只要不喊我“美女”,什么都好说
真的,生平最烦别人叫我“美女”,每次听到这句话心头就要鬼火冒。
别人都说,哎呀喊你“美女”只是一个称呼而已,就像以前叫“同志”一样。NO!NO!NO,你叫我“同志”我都不得生气,但你叫我“美女”就不行。
我总觉得,“美女”这两个字透着一股浓浓的猥琐之气,轻佻得来每次一听到这个称呼,就忍不住要恶狠狠地回过头,如果一眼看到的又正好是一个头发凌乱、一口烟锅巴牙齿的男人,真的气得都想甩他两耳屎!
当然,作为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女人,你肯定会说别人叫你“美女”是抬举你。别!别!别,别抬举我,我都这么大岁数的人了,自己几斤几两清楚得很。
那叫我什么呢?是的,叫“小姐”不行,叫“美女”要生气,叫“女士”又太端起了。是的,现在这个社会,对中年女人好像确实还没有一个特别合适的称呼,那就请直接对着我说:“你好,请问……”就可以了。如果是问路,直接说“你好,请问××街怎么走?”如果是逛菜市场或超市,直接来一句“你好,请问你想买点什么?”对的,只要不喊我“美女”,又不是那个粗鄙的“喂”,什么都好说!(柳芭)
我懂你的用心,但听起来并没有更好
作为一名杂志编辑,我很讨厌别人叫我“小编”,我也从来不会自称“小编”。可能是我心态不好,在这个众人皆可当小编的时代,作为坚守传统媒体、持有“新闻采编资格证”的严肃、正规的编辑,难免会觉得“小编”这个称呼似乎有点看低自己。
但是,总有人太过懂事。我的朋友圈就有这么一位女生,她曾在我就职的杂志社实习,毕业后入职了一家自媒体,成为了一名人们口中的公众号编辑。在传统媒体待过的她,自然懂得传统媒体人的那一点点小心思,所以她也从不叫我“小编”,但我的确又没有更高级别的职位,比如责任编辑、主编什么的,所以,懂事的她为了维持表面上的恭维,针对我发明了一个新称呼——大编!时常在我朋友圈下面留言:“哎呀,大编做的内容就是好……”
虽然我懂这位妹子的良苦用心,但是……大编大编的叫,听起来真的很像大便好不好!我不想当小便也不想当大便。(赵编辑)
说实话,我很害怕跟人过分亲昵
我20多岁时,青春貌美,有好几次陪我妈去买菜,跟在我妈身边,明显也是小姑娘一个。卖菜的大多是大爷大妈,年龄看起来至少比我妈还大,张口忽然喊我:大姐,来看哈嘛,新鲜得很!我原本以为他们在喊我妈,但看着他们诚恳望着我的眼神,我才反应过来,他们都是在喊我。爷爷奶奶辈的人,喊我“大姐”,完全超过了我以往的认知。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我很想用我缥缈的眼神和侧转的身体姿态告诉他们:不买,我不买!我也不是你们的大姐!
但你永远不会知道,在人间江湖般的菜场里还隐藏着什么样的高手。比如这位非要喊我“亲爱的”的卖肉大姐。
说实话,我是很害怕跟人过分亲昵,在以前几十年的生活里,“闺蜜”“亲”“好朋友”这些词汇,都是我几乎很难说出口的词。感谢网购的存在,改变了我对于亲密感建立的恐惧,开始慢慢接受和人互称“亲”。但是,我还是没能适应,一个四十来岁,卖肉的大姐,张口闭口对着我和我妈说:哎呀亲爱的,你看嘛,我的肉都信得过,不得缺斤少两。哎呀亲爱的,给你最好的五花,拿回去做粉蒸肉安逸得很。好的,亲爱的,一共38块3,收你38嘛。说这些亲爱的!这种喊法,不买都过意不去啊。(lulu)
叫哥叫姐还好,叫“×总”就太恼人了
平日里离不开和陌生人或者不亲近的人打交道,如何称呼人家基本上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难题”了。叫老了对方不开心,叫小了怕不尊重人,着实让人为难。日常里有这么两种称呼让我特别不舒服。
一类人张口闭口都喊“哥”。虽然我已经到了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叫自己叔叔的年纪,但听见这声哥,还是让我有点尴尬——尤其是有一阵电台天天放一个借钱广告,“张哥,办贷款哇……”,总让我觉得欠了对方几十百吧万。就连接起来的推销电话、街上发传单的小妹儿也来喊我哥,哎呀,对不起,我们不熟,我不是你的哥老倌。
如果说叫哥叫姐还算友好,那么故意给人戴高帽的称呼就太恼人了。这类人的称呼标配,就是一口一个“总”,不管你是老板、主管、主任,是负责人还是小喽啰,总是一声清脆的“×总”,好像你真的就是职业精英、公司栋梁一样。拜托,油腔滑调那一套能不能换一换?大家都是打工的,你叫我肖总裁、肖董事长、肖CEO,也无法改变我不能给你打折降价的终极问题啊。
有个不太相熟的供应商朋友,说起来也还是打过几次交道,平时合作起来也相当和谐,但对方就是喜欢叫人“总”。我都跟她很认真地说了几次,要么叫我全名,要么喊我小肖,千万不要喊肖总,我承受不起!可她就是充耳不闻、执迷不悟。某次她用一个陌生号码打电话过来,张口就是“肖总吗?”一时间我也没听出是她,以为又是哪里来的推销电话,不自觉回了一句:“这不是肖总,你打错了。”然后挂掉了电话。
(叫我小肖就好)
我年纪有那么大吗,都老成师傅了啊?
因为小时候戴眼镜被人叫小眼镜儿,觉得不舒服,但多少还有个“小”字隐约透露着可爱。长大了就变成了眼镜儿、眼哥,听起来就特别讨厌。这个叫法其实和光头、矮子、胖子之类的一样带有贬义色彩,不知为什么总有人不觉得。
有次吃面,刚坐下老板隔老远就喊:“眼镜儿要啥臊子?”憋着气吃完面,我忍不住还击,扯起嗓子喊了一声:“卖面的,收钱!”老板儿一下愣住了,迟迟没过来,我又吼一句:“卖面的,你收不收钱哦?!”
有一些奇怪的称谓,听起来好像还挺尊重人的,但是用在本人身上,我就觉得特别不爽。比如有些大姐特别喜欢称人“师傅”。被她们这样称呼的我就觉得,我年纪有那么大吗?都老成师傅了啊?实在不行,你叫我师兄也可以啊,别叫师傅。还比如“帅哥”。“帅哥几位?”“帅哥吃点啥子?”听到并不会觉得自己真的就是帅哥,也不是真的在享受帅哥这种称呼。
我记得小时候,有天我妈从菜市场回来,抱怨了一句,以前都是叫我大姐,最近都开始叫我嬢嬢了……看吧,连我妈这么朴实的人都照样会介意。(Joshua))
喊我名字就行,不要喊我王姐
其实,我并不反感别人叫我姐,人总是要接受成长嘛。但很奇怪,这个字一旦连着姓叫出来,味道就变了。网友总结说:“对不算年长的女性,长得好看的叫小姐姐,长得不好看还老成的就叫张姐/王姐/李姐/赵姐。”唉,你看嘛,这个×姐,就是莫名飘着股中年婶味,无法散去!所以我神烦各种售楼、贷款的电话,烦的不是他们的骚扰,而是接通后,用刺穿耳膜的嗓音,吐出来一句:“王姐啊!”……听得你王姐我想打人。
我们单位有一个爱喊你×哥×姐的小妹。她一天要喊了我十几遍王姐,我都忍了。但那天,她负责的小事出了点问题,把我确实呕到了,就鬼起火地跟她说:“你能不能再仔细点?全部都是可以避免的小问题……”小妹马上承认错误:“好的,王姐,我以后会注意的。”
“以后喊我名字就行。不要喊我王姐。我不喜欢人家喊我王姐。”我说。“好的,王姐,我知道了。”小妹回答得态度诚恳。
她一说完,我没忍住笑出声来。唉,人家也没错嘛,确实比我小了好几岁,我现在可不就是她的王姐吗?!(王朱)
不!请你不要这样喊我
“称呼困扰”在日常生活中还挺广泛,我们素不相识,我不知道你姓甚名谁,喊你之前总要三思:这么叫会不会不尊重?会不会不礼貌?是不是熟到了这地步?即使是选了听起来安全的称呼,却还是有让对方觉得不舒服的可能。
最烦被喊“阿姨”。不过我都习惯了。我本来就长得老气。(@我,一个生于1994年的小妹)
有天晚上我在院子里喂流浪猫,一个外卖小哥骑过来问路,张口就是大姐哪个单元咋个走……当时我就爆炸了,回他一句“哪个是你大姐?!”也没给他指路……(@紫薇)
刚流行喊“帅哥”“美女”的时候,乍一听,哎,还挺会夸人,听着还挺美。但是时间一长,突然满大街全是“帅哥”“美女”,再这样被称呼,就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了。此后,我总觉得太过网络化的、太过流行的称呼,我都不是很喜欢。(叶子)
就在昨天,马路牙子上,一个小哥语气温柔,眼神暧昧的叫我了一句小姐姐,我慢慢的望向他,只见他唇齿轻启,低沉着声音慢悠悠地来了一句:游泳健身了解一下?(@秦轩齐)
好,你可以这样叫我
如果不喜欢某种称呼,请在和他还没有完全熟络前指出,直接告诉他“以后请喊我××”。而某些时候,对于刚认识的人,直接问“请问怎么称呼你?”也没啥问题。早点说清楚,对大家来说,都是方便。
别人管我叫什么,多数情况下我都是无所谓——因为脱口而出的时候我也有,嘴巴的反应速度比脑子快,尤其是迫切想知道什么,或者有时候实在太过紧张,最容易犯错。后来我发现态度才是第一位的,客气、礼貌,即便避开了具体的称谓,对方也不会太过生气。(@李女士)
“小姐”“小哥”让人产生职业联想,“先生”“女士”又实在太过正式,所以我觉得用“小姐姐”和“小哥哥”来替代完全没毛病。其实不过就是“帅哥”“美女”的称谓被用烂了后换的新称谓罢了。(@咻艾)
朋友跟我说,他一个小伙子,最受不了卖衣服的逮谁都叫“乖乖”。我跟他讲:“巴不得人人都喊我乖乖,因为我就是乖乖。只有你们这种不是乖乖的,心虚,才不喜欢被别人喊乖乖。”(@小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