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旅游遇到语言不通,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掏出手机用翻译APP扫一扫或是录段语音应急。实际上,由于常常遇到网络信号不良或是自己普通话发音不准、环境嘈杂,翻译结果牛头不对马嘴的尴尬时有发生。日前,科大讯飞翻译业务负责人翟吉博接受成都商报记者专访时透露,现在起,既便你说四川话、粤语、东北语、河南话等方言,也能自如地通过讯飞翻译机离线译为外语走遍世界了。
数据显示,我国翻译机市场规模到2020年将达545亿元人民币,全球翻译机市场规模预计将超530亿美元。巨大的市场潜力引发众多互联网巨头疯抢蛋糕,从谷歌、微软到国内的科大讯飞、百度、网易、腾讯等密集推出翻译机新品。近日,小米也借生态链杀入AI翻译机市场。翻译机会成为商务或出国人群必备的“第二部手机”吗?
翻译机火了 半年不到上市10余款
翻译机火了!尽管机器翻译的出现已有数十年,但随着近年来AI软硬件迅猛发展,翻译产品数量成倍增长。谷歌、苹果、微软、百度、阿里、腾讯都在加紧发布自家的AI翻译软件产品。
2016年,科大讯飞推出第一代翻译机。2017年9月,百度在日本发布了智能翻译机。甚至连电商也开始涉足AI翻译领域。去年8月,京东推出了一款可进行多国语言实时翻译的“准儿翻译机”。互联网企业纷纷入局,可看到AI翻译领域的火爆程度。仅今年上半年,面市的各类翻译机就多达10余款。几天前猎豹移动CEO傅盛也高呼“翻译机不是什么黑科技”,顺势推了一款翻译机。有趣的是,现在市面上的翻译机售价从最便宜的149元到近四千元不等,价格相差竟超20倍。
在京东搜索翻译机,发现在线商品已超过400多款,不少产品评论都超过1000,可见翻译机比很多人想象的要热门。业内人士介绍说,当下智能翻译类的硬件产品第一类是智能翻译耳机,比如google的Pixel Buds翻译耳机、Bragi The Dash pro等等,需要通过手机App来输出翻译结果;第二类是智能翻译机,比较知名的有科大讯飞晓译翻译机、魔脑翻译机、分音塔准儿翻译机、网易有道智能翻译蛋、百度共享WiFi翻译机等;第三类则是可与人工翻译员直接连通的翻译机,用户确认翻译需求后就直接连线真人译员提供同传服务。
为什么要用翻译机不用手机APP呢?实际上,互联网在线翻译应用已有不少,但是手机App做翻译缺陷明显。科大讯飞翻译业务负责人翟吉博向成都商报记者介绍说,手机必须要依靠,特别是出国时网络状况可能不好,在线翻译难以实现;还有手机降噪能力一般,在户外翻译时如果环境嘈杂语音识别能力很差。
正是因为此,专注于翻译的硬件形态“智能翻译机”出现了。
价差数十倍 原来是这样
在京东等电商网站仔细搜索,可以发现翻译机的价格从不到200元、到近4000元不等 。暑期正值人们休假出国旅游的高峰,翻译机市场热浪来袭,面对目不暇接的众多品牌,如何选择呢?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翻译机行业有掌握核心技术的,也有着今年翻译机热趁机捞一把的。具体来说,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无论是机器翻译、离线翻译都是自己来打造,比如科大讯飞、百度、搜狗等。当然也有厂商购买第三方的通用翻译引擎直拉推出产品。事实上,大量的研发时间和成本决定了产品的售价。一位业内人士透露道,科大讯飞曾为了做好美式英语翻译引擎,在美国设立了2个子公司,搜集了2年语料,才把中文与美式英语之间的翻译做好。 另外今年6月科大讯飞上线了中俄离线互译功能,他透露道,为了赶在世界杯前推出中俄翻译,讯飞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做了大半年时间才上线。用户购买翻译机主要用于出国旅游、外贸商务、外语学习,其中75%以上是出境场景使用,必须在背景噪声的语音识别、语种识别、口音识别、机器翻译等方便都做到准确识别。
翟吉博表示,近年来,NMT(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技术火热,它能够模仿人脑神经思考的模式,产出高质量的译文,谷歌将其应用于网页翻译与手机,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也将深度学习的理念加入机器翻译中。他现场向成都商报记者展示了全新的讯飞翻译机2.0和iPhone8的对比结果。同样是中英文翻译,在较为嘈杂的环境下iPhone根本无法识别语音,但是翻译机则能清晰地在噪音中捕捉到需要翻译的语句。 当记者用四川话对翻译机发出指令后,翻译机的屏幕上立即弹出相应的准确中文或英文释义,让人连连称奇。翟吉博说,全新的讯飞翻译机2.0不仅做到了语音和物件、语音和图像翻译,更不断在离线翻译、方言翻译等A.I.翻译最具有难度的环节上持续发力。
业内人士指出,翻译机核心的杀手级能力是离线翻译,业界能实现离线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语音合成的公司迄今只有科大讯飞和搜狗。现在翻译机的准确率有的还达不到理想状态,为此一些高端翻译机加入了显示屏幕,通过显示中英文的翻译结果,辅助理解效果更佳。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8》来看,2017年中国出境旅游市场达到1.31亿人次。据相关报告预计,我国翻译机市场规模将从2016年的383亿增长到2020年的545亿元人民币。有业内士分析认为,其实翻译机只是互联网巨头选择的一个切口,从翻译切入到国际教育、国际医疗等等服务,都有可能。在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后,借助于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自然语言处理等等技术,智能翻译时代已经到来。或许,未来把翻译机与手机优点结合一体的智能终端将在不久以后出现。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庞健
编辑 李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