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网站:C罗坚韧的精神和负重前行力量,鼓舞着每个热爱足球的人

成都商报原创

7月3日,中纪委官方网站的首页,推出一个“世界杯极简科学课”栏目。其中第一篇,便畅谈“世界波与马格努斯效应”:邀请专业人士,分析世界杯上的“力学弧线”。而在这篇文章的末尾,作者感叹,“C罗已经告别了本届世界杯,他身上那种坚韧的精神和负重前行的力量,鼓舞着每一个热爱足球运动的人”。

现摘录如下——

1530712449738343.gif

近日,一段关于C罗任意球破门科学原理的短视频引起网民热议。在小组赛对战西班牙队的比赛中,C罗上演帽子戏法,尤其是87分钟,面对门将和人墙的双重防御,他踢出了一粒经典任意球——香蕉球(小编注释:所谓香蕉球,就是指球在空中飞行时的轨迹,是一道类似香蕉形状的弧线)。那么这样的香蕉球究竟是怎么踢出来的呢?在北京体育大学的李翰君副教授看来,秘诀就在于马格努斯效应。

20180701_41495.jpg

C罗成为球星,真的是有科学道理的!图据东方ic

运动员一脚将球向右送上空中,同时使球自行旋转。球的飞行方向与相对于球的气流方向相反,气流从足球两边流过,减慢了它的速度。
在球的右侧,气流与球旋转方向相反,气流速度变小,增强了压力;而在球的左侧,气流与球的旋转方向相同,气流速度变大,减小了压力。这压力差使球往左侧旋转。假如球没有自转,球就会沿着运动员用力的方向直线飞出。
这一现象就被称作“马格努斯效应”,以发现者马格努斯命名,流体力学当中的现象,是一个在流体中转动的物体受到的力。同样的物理原理造就了另一种看似不可能的进球——角球。

1530712581474265.jpg


“力,形之所以奋也”,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墨经》里这句名言,说的就是“动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在现实比赛中我们应该如何“用力”让球旋转呢?如果是在球门右侧发角球,可用右脚背内侧削踢。脚背内侧部位击球的后中部,摆腿的方向不通过球心,沿着弧线前摆,在击球瞬间,踝关节用力内转,使球侧旋沿弧线运行。用左脚踢则用脚背外侧。
踢旋转球时,削球太“薄”,出球乏力。削球太“厚”,球的旋转速度小,运动的弧线也小。只有踢出有一定速度和一定弧度的“香蕉球”,才能对防守方构成威胁。因此,对运动员腿部力量有很高的要求。当然,有风时,球员还要考虑到风向、风力对马格努斯效应是加强还是减弱。
明白了吗?要想足球踢得好,科学知识少不了!

C罗已经告别了本届世界杯,他身上那种坚韧的精神和负重前行的力量,鼓舞着每一个热爱足球运动的人。我们喜欢一个球星时,也别忘了,他们成为球星,真的是有科学道理的!(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祎鑫/文 王婵/图)

您有线索,欢迎报料 一经采用,将付报酬

报料热线:(028)86612222

报料邮箱:sb86612222@163.com

报料QQ:772555018

报料微信:cdsbbl86612222

报料新浪微博:成都商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