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找到了过去的记忆。”9月25日下午两点,建川博物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别展——“辉煌巨变:1978-2018主题展”正式开展,闻讯而来的观众一边参观展馆,一边激动地感慨过去四十年的变化。
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个主题展,展品大多数从民间收集而来,通过时间轴的形式,反映改革四十周年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次展览作为建川博物馆聚落的一部分,从即日起,观众购买建川博物馆60元套票即可进馆参观。
展览面积约五千多平米
花大半天时间完成一场“时光穿越”
自2017年下半年筹展以来,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为了丰富展馆内容,他还特意从天南海北地向刘永好、尹明善、张抗抗、米家山、潘石屹等改革开放的著名人物征集文物。被誉为“最美最坚强的火炬手”的中国女残疾击剑运动员金晶就是其中一位。2009年02月01日,曾在巴黎保护奥运火炬的金晶专程来到建川博物馆,将其2007年使用至今的一副拐杖捐赠给了建川博物馆。
▲主题馆内百姓家的场景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建川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辉煌巨变:1978-2018”主题展意图通过展览,让观众看到改革开放带给百姓生活的点滴改变,以及由此汇聚成的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
▲参观者正在参观主题馆收藏的结婚照
记者了解到,“辉煌巨变:1978-2018主题展”展览面积约五千多平米,展馆分上下两层,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唐明宇设计。场馆内,反映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时代变化的文物、老物件比比皆是:缝纫机、老式收音机、黑白电视机、28自行车、大哥大、BB机、小灵通、暂住证、门牌……从一个个老物件中,观众花大半天时间就可以体验一场“40年的时光穿越”。
每十年自成一个单元风格
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成长记忆
“辉煌巨变:1978-2018”主题展,展览内容以时间为线索顺序铺开,辅以反映百姓生活变迁的专题,每十年自成一个单元风格。数以万计的历史图片、史料、文物、场景、音像汇成记忆瀚海,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切入点,再现改革开放这段历史,让观众了解到改革开放后,民众身边发生的点滴改变。
▲参观者正在参观主题馆
▲参观者正在参观主题馆
来自重庆的陈大伟和朱晓容夫妇,当日刚到成都就慕名来参观建川博物馆。陈大伟激动地说,“改革开放这些过程我们都是参与了的,我们家是怎么变化的,这个主题展里都有呈现。现在,我们家还保留着红灯收音机、缝纫机,当时买这个红灯收音机的时候还要票呢,一般的人是买不到的。我们现在还舍不得扔掉,当时觉得很不容易,现在什么都有了,这些老物件就成了文物。”
▲参观者正在参观主题馆
▲参观者正在参观主题馆
在陈大伟看来,这个展览开设是非常有意义的,“四十年(间)发展挺大的”。陈大伟说:“改革开放我们都是过来人,今天的主题展就与当时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事情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感觉非常的亲切。而且,这个展览对于年轻人来说也是非常大的教育(意义)。”
▲参观者正在参观主题馆
主题展在80后的朱凯看来,这些碎片化的老物件、历史故事,用时间轴的形式串起来之后更加清晰。“我经历的三十年太快了,都没有时间来整理这段成长故事,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地方让我可以回望过去。”同样,对于70后的陈霞而言,她也在这个主题展中找到了“小时候的记忆”。参观到老物件黑白电视机展区时,陈霞想起了童年第一次看电视的情形,“全村的人都围到了一起,站在后面的还爬上了树,有人在调天线,有人调频道,看到人物画面之后,大家都欣喜若狂。”
记者现场看到,在展馆内一比一地还原了老百姓的生活场景,每个年代的人基本上都能在这里找到成长的记忆。
成都商报记者 张敬 摄影 王效
实习编辑 刘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