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的资金难题难解,退市风险仍如悬顶之剑。
10月12日,乐视网发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前三季度亏损14.79亿至14.84亿元。
公告称,目前,公司受乐视非上市体系经营不善的延续影响,形成的大量关联应收和预付款项,造成公司资金流极度紧张,致使公司对上游供应商形成大量欠款无法支付、合同违约引发大量诉讼等问题;同时由于供应链暂停等问题进一步导致公司下游销售大幅下滑,回款困难。
▲乐视网:2018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同时,10月13日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10月15日表决第四届董事候选人。据乐视网发布的公告显示,乐视网董事长刘淑青、董事李宇浩、财务总监张巍、法务部总经理陈浩被选举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现独立董事郑路和王雷让被选举为第四届董事会独立董事。
10月15日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乐视网财务总监张巍在回答现场提问时表示,今年年底乐视网是否会被退市仍不确定。“现在公司并没有特别有效的方式来改变当前的情况,对于2018年年底,是否能够仍然满足上市条件,现在公司还没有特别清晰的方法。”
据最新消息,10月19日,中国股市暴力反弹,创业板暴涨近4%,但乐视网下跌1.15%,收盘价为2.59元。
连续14次退市预警,“去贾化”更彻底
10月17日,乐视网发布《关于股票存在被暂停上市风险的提示性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指出,公司存在的风险包括,实际控制人变更的风险;公司股票被暂停上市的风险;部分关联方应收款项回收风险;部分金融机构到期借款无法按时兑付的风险;失去对控股子公司控制权的风险;乐融致新无法于约定时间完成增资交割条件的风险;公司与FaradayFuture未存在权益、股权及合作关系等风险。
同时红星新闻特约记者梳理发现,自7月13日乐视网第一次发布上市风险公告后,这已经是今年第14次发布类似内容。
▲自7月13日发布上市风险公告后,至今已发布14次类似内容(图为部分)
根据相关规定,如果公司出现“最近一个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显示当年年末经审计净资产为负”,深圳证券交易所可以决定暂停公司股票上市。红星新闻特约记者发现,乐视网今年前三季度持续亏损约14.8亿元。另外,截至10月底,预计到期的金融机构借款类债务约19.18亿元。
按照目前乐视网的资金情况来说,如果无法按时偿还这笔债务,退市已进入倒计时。
贾跃亭在乐视的印记也在逐步消失。
据乐视网10月16日公告,截至10月15日,贾跃亭持有乐视网100224.7516万股,占总股本的25.12%,相较于6月30日累计减少2201.9128万股;其兄贾跃民持有乐视网6958.6298万股,占总股本的1.74%,相较于6月30日累计减少1830.82万股。
公告显示,贾跃亭和贾跃民方面回复,上述减持行为均是法院在未通知二人情况下直接进行司法处置造成的被动减持行为,用于偿还债务。目前二人共计持有乐视网近27%股份,已被全部冻结、轮候冻结。
与此同时,乐视网也在极力撇清与FF之间的联系。
公告称公司对FaradayFuture长远战略规划、未来生产及销售情况不知情,亦不直接或间接持有FaradayFuture任何权益,且与FaradayFuture无股权关系或任何合作关系;公司目前无法确认FaradayFuture的资金来源与公司关联方应收款项或贾跃亭先生未履约的相关承诺借款是否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
部分股东:贾跃亭及FF与新乐视没有牵连
10月15日上午,乐视网2018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在乐融大厦(前乐视大厦)举行,主要审议董事会换届选举、监事会换届选举的议案。
▲乐融大厦 图据网络
当天上午,红星新闻特约记者来到乐融大厦,发现会议仅持续20分钟左右。现场多位股东告诉记者,会议内容与乐视网公告的内容无异。“就是按照程序走了个过场。”一位徐姓股东表示。
该股东不愿透露他持有乐视股份的具体情况,尽管会议并无实质性内容,但他仍对“新乐视”的未来表示看好。他表示,乐视之前有很多优质项目,比如云端及视频等,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资金周转,但并不意味着这些项目没有前景。
对于贾跃亭及FF会不会对乐视目前状态产生负面影响,这位股东认为,乐视目前由融创的人接手,与贾跃亭及造车项目“没什么牵连”。
除他以外,红星新闻特约记者在现场询问的多位股东均表示,对乐视目前状况仍处观望态度,贾跃亭的动态并不影响他们的决定。
一位接近乐视网的知情人士向红星新闻特约记者透露,会议现场有股东重点关注乐视网与乐视控股,贾跃亭与法拉第未来之间的事宜,但管理层方面表示并不知情。
实际上,目前乐视网与乐视控股及其关联方划分了比较清晰的界限,乐视网方面并不了解乐视控股方面当前纠纷的处理情况,在经营上也保持了独立性。
换届后,原乐视系高管已几近清空
根据乐视网最新公告,2018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77亿元,下半年存在持续亏损的可能性。
情况不容乐观。
按照深交所新退市制度方案,如果连续3年净资产为负,应终止其股票上市。今年便是乐视的“大限”。
事实上,以孙宏斌为首的融创进入乐视网之后,对其经营状况改善方面的积极意义并不明显。但对乐视资产的剥离起了很大的作用。
▲孙宏斌进入乐视网后,管理层以“新乐视”作为与创办人贾跃亭的乐视作出区别 图据东方IC
表面上看,孙宏斌是救火队长的角色,但从其收购乐视网股权历程来看,孙宏斌有着自己的打算——融创在原乐视超级电视和原乐视影业两个板块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去年1月,融创中国通过旗下公司收购乐视网8.61%股权;收购乐视影业15% 股权;增资以及收购乐视致新33.5% 股权。总代价为150亿元。
孙宏斌对乐视旗下的乐融致新和乐视影业非常看好,曾表示“乐视影业是中国最好的影业公司之一”,他认为这是优势资产。
于乐视网,乐视影业一直扮演着“救主”的角色。不论从2014年底乐视网股价第一次落入谷底时,还是2016年底乐视系全面爆发危机,一直如此。
而乐融致新则一直是乐视网的“现金奶牛”。 根据公告,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乐融致新营收分别为41.16亿元和4.12亿元,占乐视网总营收分别为59%和41%。
这就不难理解,已经扔进150亿的孙宏斌为何还会继续为乐视“填坑”。
9月22日,融创旗下的天津嘉睿汇鑫以总共7.7亿元的底价拍下乐创文娱21.8122%股权和乐融致新18.38%股权。
这意味着,乐视网将失去乐融致新实际控制权,融创中国将成为乐创文娱(前乐视文娱)和乐融致新(前乐视致新)实际控制人。
丢掉最庞大最核心一项资产,贾跃亭已经彻底失去乐视系两个最优质资产。融创中国此次抄底乐视是希望能够在文旅和相应的产业布局。现在关于乐视影业和乐融致新,融创变成了第一大股东,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另一方面,自孙宏斌担任乐视网董事长之后,融创系的刘淑青与郑路先后入局乐视网。孙宏斌辞任后,刘淑青接任。
在10月15日这次股东大会上,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张昭不再担任乐视网董事。此前,张昭是乐视影业负责人、董事长,而目前,张昭已不在乐视网担任任何职务。
此前,接管乐视CEO仅5个月的梁军卸任后,多名乐视系高管也先后离开。至此,新一届股东大会之后,原乐视系人马在乐视网董事会中几近清空。
“去贾跃亭化”后,乐融崛起有多难?
融创正式入主乐视后,就将乐视网两大重要板块成功独立。自今年7月,“乐融”品牌上线后,孙宏斌为其引入新的战略投资,其中腾讯及京东都是入股方。
▲2018年7月18日,乐视正式更名为乐融 图据东方ic
但形势并没有完全好转。
今年6月5日,乐视网2018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了对乐融致新增资的议案,涉及11家公司机构增资27.4亿元。刘淑青在股东大会中表示,乐融致新的此次增资可以一定程度缓解目前公司资金紧张状况,有助于恢复公司及乐融致新品牌、信誉。
这11家机构涉及8家入股资方,相当于每家平摊不到4亿,对于腾讯、京东及苏宁在内的资方来说,手笔略有些“寒酸”。一方面说明“巨头”们认为原乐视的电视、电影等业务还有价值,愿意试水;另一方面对乐融的发展还是趋于保守观望的态度。
此前,刘淑青曾表示,“乐融”的业务主要围绕构建家庭生态。事实上,乐融并无实体。乐视网曾公开回复,乐融是一个全新的用户品牌,运营的是一个开放的用户服务平台。红星新闻特约记者搜索天眼查,并无乐融的相关实体,乐融仅算一个“品牌”。
尽管过去一年中,融创系逐步接管了乐视,并积极推进“去贾跃亭化”,但仍难免被大众联系到信用破产的乐视。此后乐融能否彻底摆脱乐视阴影,还尚未可知。
就乐融未来发展问题,红星新闻特约记者联系了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他认为,目前乐融发展令人担忧,主要还是难以摆脱贾跃亭的负面影响。
“资本市场最看重信用,不管是公司或者个人,只要失信了,就毫无立足之地。乐视的信用体系已经受损,直接导致融资渠道不畅。”宋清辉表示,在现在的背景下,不管孙宏斌及融创目前怎么努力,可能都难以摆脱贾跃亭带来的信用阴影。
红星新闻特约记者丨蒲天夏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