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遗憾了,完全没想到……”30日晚,当得知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后,青城派武术第36代掌门刘绥滨有些惊讶。
△金庸在青城山
2004年,刘绥滨和金庸在成都见了两面,“这是一个儒雅,充满了智慧的老人。”刘绥滨说,金庸在此之前从来没到过成都,但在小说《笑傲江湖》中描写了一个反派的青城掌门,“当时金庸先生不停道歉,但我安慰他,说这是虚构的小说。”
△金庸先生探访青城派
刘绥滨十四年前曾与金庸先生有段交往,为他的博学、睿智、谦和,感动、敬佩,感谢当年留下的视频。刘绥滨说:谢谢金庸先生为人类留下的武侠精神文化财富,谢谢金庸先生对青城派的传播和正名。
△金庸在青城山为青城派题字
在刘绥滨看来,金庸先生的小说首先是传播武术文化,让国内不少年轻人爱上武术,他也是其中一员;其次,金先生的小说是真正弘扬武术精神的,惩恶扬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都是正能量的,“我一直感谢他,给了我们这么美好的精神文化。”
2004年那次见面,金庸的身体就不太好,“当时已经80岁了,走路都很吃力,但老人家精神很好。”刘绥滨说,金先生还说以后还要来成都看看,一起交流武术精神,“没想到再次听说他的消息时,他已经去世了。”
△金庸为青城太极题字
刘绥滨回忆,当时金庸来到了青城山。金庸先生写这个小说的时候,没到过青城山,所以对青城山和道教武术都有不了解,就肯定有写错的地方。
“但是现在你别说普通的老百姓,你就找一个武术专家,你叫他马上背50个门派他都背不了的,但是大部分的老百姓对这个武术门派的了解,就是从金庸的小说里面了解到的。所以在全中国一百多个门派里面,老百姓还知道有个青城派,所以我觉得其实还是要感谢金庸。因为从武侠小说它肯定有正派反派,只是当时青城派不幸就描到反派里面去了。但是后来金庸先生到了我们青城山以后,看到了我们真正的青城武术表演,他跟我说,感谢我给了他这么一个机会,让他知道青城武术是如此的精彩,所以他后来就又重新给我们题了词:青城太极拳剑,系养生保健也系实用武术。相当于给青城派正了一个名。”刘绥滨说。
成都商报记者 谢礼恒 摄影 迟阿娟
编辑 刘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