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生意不好,等着拿钱回家过年的朋友们会怎么办?这不,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做卤菜生意的赵某玉就因急于挣钱而“脑洞大开”:伪造交通违法罚单,在上面附上自己的二维码,车主一扫二维码钱就进了自己口袋。
可惜的是,赵某玉这个一本万利的“买卖”还没开张,就被江安警方“搅黄”了。12月4日中午1时许,江安警方将赵某玉和同伙杨某钱抓获,目前两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嫌疑人归案。警方供图
红星新闻记者从宜宾市江安县公安局了解到,12月3日下午4时左右,江安警方接到群众报案称:“有人伪造《江安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江安县城区中队违法停车告知单》,在城区小车上贴发。” 接到报案后,江安警方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专案组开展案件侦破工作。
记者在警方提供的山寨版“违法停车告知单”上看到,该山寨罚单和正规罚单没有太大区别,编号、车辆类型、车身颜色、违停时间地点、法律依据及交警名字等应有尽有。在黑色的“公章”左侧 有个二维码,上面标注了“微信扫码处理违停”几个字。
↑山寨“罚单”。警方供图
记者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诡异的一幕出现了:弹出来的付款页面显示付款金额为100元, 但付款给个人“中国交警违法处理平台(**明)”。交通违法罚款怎么可能付款给个人?看似逼真的山寨罚单此刻露出了马脚。
↑山寨罚单支付页面
据交警部门介绍:
正规交通违法罚单没有二维码,“上面有违法行为,但没有告知扣分分值和罚款金额,且一直是罚缴分离。”此外,民警签名不能是打印的,必须是手写或者盖民警章,更不可能 把罚金交给民警个人。
↑正规罚单
江安警方调查发现,山寨违法罚单是赵某玉和杨某钱贴发的,两人分别27岁和24岁,赵某玉是舅舅,杨某钱是外甥,均来自于云南省绥江县中城镇。被抓时,两犯罪嫌疑人还在盘算着这个既轻松又赚钱的“买卖”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收益。
据介绍,赵某玉在长宁县城经营卤菜馆,但生意不好,导致经济拮据。为了迅速“发财”,其于11月在淘宝网上购买了开具假交通罚单的设备、打印纸和电话卡、银行卡等作案工具,并对照真实交通罚单进行多次试验。
赵某玉还在罚单上添加了“微信扫码处理违停”的缴费项,并提示“新增微信自动处理(缴费)功能”,引诱群众向自己开设的账户缴罚款,以期非法获利。
11月底,几经试验的赵某玉终于成功制作出“山寨”交通违法罚单,并邀约其外甥杨某钱共同作案。12月3日下午4时许,两人来到江安县城,将“山寨”罚单贴到了停放在南外街的两辆车上,随后返回长宁将制作的四张“山寨”罚单贴到四辆车上,然后回家坐等入账。
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他们没有等来“财神”,而是等来了警察。
杜燕 红星新闻记者 罗敏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