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第四届“刘诗白经济学奖”(2018)颁奖典礼暨《刘诗白选集》发布会、经济学创新发展高层论坛,在京举行,西北大学郭晗等10位学者及其作品获奖。评奖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刘诗白经济学奖”的评选是针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而不是针对对策性的研究,这也是这个奖的特色。“中国经济最重要的是需要在基础理论上有所突破,而不是追逐今天股市应该怎么样,明天房地产应该怎么样。”
↑颁奖现场
作为西南财经大学的老校长,刘诗白将曾获中国社会科学最高奖吴玉章奖的全部奖金和稿费捐出,在西南财经大学设立刘诗白奖励基金。“刘诗白经济学奖”,是西南财经大学和刘诗白奖励基金面向全社会设立的经济学奖项。
据悉,第四届“刘诗白经济学奖”具体获奖人员及其作品包括:
西北大学郭晗的专著《结构变化与增长力:中国在经济增长率的测算及其结构转换研究》
辽宁大学赵德起的专著《权利配置、政府约束、契约完备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
南京审计大学戴翔的专著《要素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新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刘晓光的专著《农业劳动力转移与中国经济发展》
山东财经大学彭红枫的论文《人民币国际化研究:程度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方福前的论文《寻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源头》
中国社科院杨静的专著《通往共享之路——马克思社会共同需要思想的当代阐释及运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伟光的专著《全球经济治理与制度性话语权》
中山大学杨子晖的论文《Quantitative Easing and Volatility Spillovers across Countries and Asset Classes》
上海财经大学邵帅的论文《中国雾污染治理的经济政策选择——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视角》。
人物>>
刘诗白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出生于1925年,194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他在学生时代即博览群书,尤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感兴趣,刻苦专研《资本论》,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颇深。他是中国较早提出社会主义所有制多元性的学者之一,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先驱研究者,他发表了大量有关社会主义产权制度的论文和专著,以其独到的见解被称为中国三大产权理论流派之一。
“刘诗白经济学奖”于2012年启动首届申报评审工作,每两年评审一次,分设学术专著奖和学术论文奖,学术专著奖每项奖金8万元,学术论文奖每项奖金4万元。
“六年来,四届刘诗白经济学奖的评奖工作,得到了经济学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得到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更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洪银兴介绍,第四届“刘诗白经济学奖”评选起止时间为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共收到参评作品64项。该奖项评奖对象是中国经济工作者公开发表的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对研究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具有较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并获得较好社会反响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评奖范围涵盖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各个领域。
↑《刘诗白选集》
第四届“刘诗白经济学奖”颁奖典礼现场, 93岁高龄的刘诗白教授还带来了全新出版的《刘诗白选集》,并亲手将新书赠予了前来参会的经济学研究者。
“刘诗白教授九十多岁的高龄,亲自指导工作团队收录、整理、编辑,并一丝不苟、呕心沥血地从文字、数据、引文出处、译文对照、版本选择等若干方面亲自把关,审定全书,每天工作4个小时上,让参与者无不为之倾佩,动容”,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刘方健说。
据悉,《刘诗白选集》共13卷,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从编辑到出版历时两年,除选择性地收录刘诗白1946-2018年期间公开出版的主要论著、讲话稿、会议发言、访谈等百余篇,还特别收入了他1961-2016年的未刊登论文近50万字,以及2018年完成的近15万字的哲学笔记和书法作品,全书近500万字。其中绝大多数是他在改革开放40年发表的经济学论著的总汇,充分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经济学思想、哲学思想、治学与办学理念、参政议政的建言献策,以及他数十载学术思维在自我批判中发展的轨迹。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北京报道
编辑 杨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