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问:“我是怎么来的?” 别害羞!这首歌可以告诉他们

红星新闻

“从垃圾桶里捡回来”“充话费送的”“长江里漂下来的”……这些话听上去是不是特别熟悉,当小朋友询问爸爸妈妈,自己是从哪里来的,这些话总变成家长“搪塞”给孩子的熟悉套路。“不知道怎么解释”“过早性教育会不会教坏孩子”“长大了就懂了”,家长们总有这样、那样的顾虑。

12月27日,在成都市玉林东路社区迎新春邻里文化节上,“成都乐聆公益发展中心”的音乐治疗师创作的《生命的奥秘》首次演出,这是一首通过简单易学的旋律,正确告诉孩子们自己是从何而来的儿童性教育原创歌曲。

↑《牵着音乐的手长大》样书

首次演出:

小朋友演唱 “我是为爱而来”

12月27日下午,8岁的梅梅下课后,匆匆赶到了玉林东路社区,她要和“乐聆公益发展中心”的音乐老师岳君娜一起,在社区迎新春文化节上,演唱一首特别的歌曲。

“小蜻蜓从卵里钻出来,小豆芽从种子里冒出来,小孔雀从蛋里孵出来,小山猫从肚子里生出来,可是为什么,我是从垃圾桶里捡回来?”

“爸爸付出精子,妈妈奉献卵子,在爱中相遇,你就是那颗受精卵”“脐带给你营养,羊水给你保护”“胎儿的你会玩会动,四十多周从子宫出生。”

简单的旋律,温情的文字,描绘了从新生命的孕育到出生的过程。

↑节目《生命的奥秘》对唱

梅梅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很喜欢这首歌,很好听。“它讲了,有的大人会骗小朋友是捡来的,但实际上,我们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生的。”梅梅说,自己小时候也会问过妈妈,也是得到“捡来”的答案。

梅梅妈妈蒋丽说,自己第一次听到《生命的奥秘》是在10月底,现在几乎每天都会听到梅梅唱,自己也学会了。“感觉歌词很舒服,也很好听,能让小朋友学到很多这方面的知识。”

蒋丽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梅梅5岁左右,问过“我是从哪里来的”这样的问题,“因为年龄小,不懂事,也不能说得太复杂,只能告诉她爸爸妈妈结婚就会生小宝宝。”而类似“捡来的”这样的回答,蒋丽说,一般开玩笑也会这样说。

蒋丽说,有这样一首歌,可以正确告诉小朋友自己是怎么来到世界上的,对于家长来说,也可以避免不好意思、不知道怎么解释的问题。  

↑节目《生命的奥秘》对唱

创作:

正确性教育 孩子 你不是捡来的

创作这首儿童性教育歌曲的,正是“乐聆公益发展中心”的音乐治疗师们。

“乐聆”音乐治疗师王露洁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被捡来的”“充话费送的”,这样的话,其实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妈妈就说我是公园里捡来的。”

家长往往会顾忌,该不该直白地向小朋友解释,生命孕育的过程,一方面是担心孩子听不懂,另一方面,也担心过早的性教育,会不会“教坏”孩子。

同时,家长不好意思、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也是重要的因素。

而没有正确、科学的性教育,会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风险?王露洁说,能不能有一首歌,来解答这个问题?

王露洁说,团队有这个想法已久,创作谱曲、填词,所用的时间并不长。“(内容)比较简单,也要考虑到孩子们容易学会。”

精子、卵子、受精卵、子宫、羊水,这些直白的内容都被写成了歌词,描写了生命的孕育诞生过程,而小蜻蜓、小金鱼、小豆芽、海龟、牵牛花,这些动植物,让歌曲显得调皮可爱。

“试唱的时候,我们也有过担心,小朋友会不会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王露洁说,但实际上,《生命的奥秘》在乐聆参与的“艺塑社区-玉林东路社区营造项目” 中试唱,教小朋友们唱歌时,他们都觉得很开心,但并没有更多突如其来的问题。“可能更多的(害羞、不好意思),是源于大人本身。”

音乐治疗儿童手册:

涵盖儿童成长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生命的奥秘》还被收纳到了《牵着音乐的手长大——儿童音乐治疗活动手册》中,这是王露洁和团队在多年的儿童音乐治疗临床工作经验中总结的50多个儿童音乐活动,以文字、插画、谱例和歌曲形式呈现,涵盖儿童成长中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帮助普通儿童培养生活习惯、建立安全意识、提高社会交往能等,也应用于特殊儿童的语言、认知方面的康复。

除了正确的性教育,《牵着音乐的手长大》在“特别菜单”环节,其实还讲述了生命的起源、性别的奥秘和死亡的意义,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歌曲,“以音乐这种题目喜欢和乐于接受的方式”告诉儿童,生命和死亡。“像这首《我宝贵的身体》就是告诉小朋友,身体哪些部分是不能被触碰的,需要保护的。”音乐治疗师吴育霖介绍说。

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摄影记者 张直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