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成都出发的中欧班列连续3年开行量全国第一,并提出要实现到世界重要节点城市、旅游目的地城市等“天天有航班”,今年成都将通过哪些举措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在“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新闻发布会现场,成都市口岸物流办主任杜进有透露,今年成都将做好“四向拓展”的起点和“全域开放”的支点,加快打造立体高效国际通道,更好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中心建设需要。其中,在空中丝绸之路方面将重点提升对新增和加密航线要素服务保障能力,计划新开通至罗马、伊斯坦布尔等5条以上国际(地区)定期直飞航线。
2018年10月10日,成都,成都双流机场的民航客机在四姑娘山背景前起飞。图据视觉中国
“2018年以来,西部国际门户枢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布局’14+48+30’航空客货战略大通道,实现国际航线’客货并举’。”在发布会现场,杜进有介绍,去年成都新开通了10条国际定期直飞客运航线和2条全货机航线,成都国际(地区)直飞航线达114条,填补欧洲和北美洲际全货机航线空白,保障重大项目、重点产业航空货运需求。加强与中航集团等大型航空运输企业、顺丰集团等物流集成商战略合作,合力打造西部航空货运枢纽。打造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铁海联运通道,实现国际班列“扩容增效”。国际班列年度开行2619列(其中中欧班列1591列),通达24个境外城市、联通14个国内城市,创新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模式,推行中欧班列“一单制”,搭建运贸一体化运营平台,为企业运用班列通道拓展市场提供多元化解决方案。
下一步,成都将如何做好“四向拓展”的起点和“全域开放”的支点,加快打造立体高效国际通道,更好服务开放型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中心建设需要?
杜进有表示,在空中丝绸之路方面,重点提升对新增和加密航线要素服务保障能力,加大对货运基地航空公司和物流集成商招引力度,新开通至罗马、伊斯坦布尔等5条以上国际(地区)定期直飞航线;全面实行7×24小时通关保障、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实施国际航站楼改造和中转流程优化,协调机场运营主体搭建“智慧中转服务平台”,引导航空公司提供通程值机行李直挂服务,提升国际旅客通关效率和中转服务水平。
在陆海联运通道方面,继续优化国际班列“四向”网络布局,推动国际班列健康稳定发展,做到量质同步提升;优化提升国际班列开行品质,扩大班列线路覆盖范围,形成“干线直达、支线联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的运输服务网络,提升班列运营质量、服务水平、竞争能力和品牌优势。
在现代供应链方面,依托物流枢纽、国际通道、立体口岸,完善多式联运网络体系,增强通道外溢效应,打造服务“一带一路”的供应链枢纽城市和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提升服务产业发展、开放发展、国际合作等方面能力,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通过构建“空中丝绸之路”和“国际陆海联运”双走廊,织密完善联系世界的通道网络,企业和市民将共享高水平互联互通带来的开放红利。对市民而言,将大幅拉近与世界联系的时空距离、省去中转烦恼,更好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出行需求和多品种、精品化消费需求,实现“说走就走”和“买全球”,提升生活品质。对企业而言,将通过大通道畅接国际大市场,推动实现企业生产要素和产品直接高效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更好地助推企业配置全球要素资源,拓展市场。
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王垚 尹沁彤
编辑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