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流浪地球》的火爆,把电影背后的特效人员推向新闻舆论前台,红星新闻之前推出独家揭秘《流浪地球》火爆背后的成都特效分公司报道就引发广泛关注。
事实上,在“卧虎藏龙”的成都潜伏着一大批90后成都文化新力量,他们在动画、音乐、时尚等领域皆是重要策划者、参与者和执行者。
今起,红星新闻文体频道特别策划推出“成都90后文化新势力”系列报道,首篇关注成都原创动画达人群体,他们的梦想是拍出奥斯卡最佳动画,而曾经制作的电影《十万个冷笑话》《十万个冷笑话2》均票房过亿,漫改作品《镇魂街》仅在优酷及BILIBILI两个平台播出累计播放量已达10亿……
随着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火爆,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关注其幕后的特效制作群体,更令人兴奋的是,全片超过一半的视觉特效镜头均出自国内特效公司之手。
其中,MORE VFX承接了800多个镜头,200余名制作人员参与其中,内部制作完成400多个镜头,包括影片中最难的特效部分。
MORE VFX创始人兼CEO徐建表示,公司正计划在四川成都高新区建立千人制作基地,并将核心制作中心从北京迁至成都高新区。
图据视觉中国
除了MORE VFX成都分公司,成都还有哪些从事影视行业的幕后群体?
连日来,红星新闻记者进行调查走访,发现成都有不少原创动画达人。
他们热爱原创动画行业,有的已经与国内著名影视公司开始合作,在今年暑期档上映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会有他们的身影。
95后特效小伙
这是我的圆梦之旅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简称可可豆),这里云集着许多年轻的动画达人。
红星新闻记者看到,简朴的公司内一派忙碌的景象,近百名工作人员在为动画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做中后期的制作,导演饺子在和他的团队正在讨论影片的细节。
刘源,95后,是可可豆的一名特效师,毕业后在广州一公司做特效电影,曾给《熊出没》动画大电影做过测试,后来到可可豆工作,
“上学时,看到饺子导演的作品《打,打个大西瓜》,觉得这个短片很有意思,我也非常喜欢饺子导演,来这里工作堪称一场圆梦之旅。”
红星新闻记者探访成都可可豆现场照片
刘源具体工作是负责场景特效,并坦言自己在美感和创作上有些欠缺,面对饺子导演的特殊要求,只有不停地去组合、尝试,寻找更好的表现形式,
“看起来比较酷的都是场景特效,只能不断反复尝试,做出来以后特别开心,具体尝试了多少次我也不清楚了。”
现在刘源主要参与公司最新项目《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特效制作,据了解,该片筹备至今已逾四年,由光线彩条屋影业、可可豆动画、十月文化联合出品。
其中彩条屋影业是多年致力于发展国产动画电影的领军文化企业之一,曾出品《大鱼海棠》、《大护法》等多部优秀国内动画电影。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可可豆首次与国内的影视合作制作动画长片,该片也是饺子的作品首次登上大银幕,融入了大量的喜剧元素,呈现充满笑料的“贱坏”哪吒。
之前该片曾发布预告片,在哪吒外型上,影片突破传统大胆塑造全新的哪吒形象:
顶着两坨乌青 “黑眼圈”的哪吒呈现出“混世魔童”气质;在哪吒性格上,增加了桀骜野性与放浪不羁的特点。
红星新闻记者探访成都可可豆现场照片
从几人到百人
工作室发展为专业动画企业
如今的可可豆在业内已经小有名气,可可豆动画公司的前身是业内知名的“饺克力动画工作室”,团队创立于2008年,创业之初,工作室只有几个人,经过十年的发展壮大,可可豆目前以前拥有近百名的员工。
公司以创作顶级国产原创动画为目标,现已成长为一家具备创作“电影级”动画的大型动画企业。
说到可可豆,不得不提当年曾风靡一时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
截至目前,《打,打个大西瓜》已获得国内外27个专业大赛30多个专业奖项,并被网友评为“2009年华人最牛网络原创动画短片”的称号。
2009年《打,打个大西瓜》在网络上的风靡,引起了国内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其中新华网发文标题为“西瓜现象”的背后:中国动漫创意产业的“散养”“圈养”之争,文中提到饺子导演闭关三年半独立创作出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受到网民热捧,短片画面震撼,题材引人深思。
导演饺子,大三时开始自学动画。
毕业后,他在广告公司工作了一年。因为觉得商业项目限制太多,于是辞职在家里专门创作《打,打个大西瓜》,用了三年半才完成了这部作品。
成都可可豆,办公室内摆放的获奖证书
在饺子看来,真正热爱动画一定要坚持下去,
“站在结果往前看,过程才是最充实的时光。请享受过程。”
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探访时看到,可可豆会议室摆放了30多个奖杯奖状,都是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带来的,可可豆制片人刘文章说,
“这次和光线合作,是偶然也是必然。说偶然是因为我们是一个小团队,在全国有很多小团队都希望创作一部原创动画电影,但真正能获得机会的屈指可数;说它必然是因为《打,打个大西瓜》在内业有足够分量的影响,加上光线影业对动画行业有足够的信心,双方合作就变成了迟早的事了。”
成都可可豆,办公室内摆放的获奖证书
被挖?心动过,但没去
成都有着安逸的创作环境
《打,打个大西瓜》火爆后,北京、上海的公司有挖过饺子和刘文章的团队,心动过,但他们没有去,
“作为创作,不想把自己逼得太紧,成都安逸一些,写字楼的地段也好,还得益于高校优势,艺术类人才也多。”
刘文章笑言。
饺子
关于“影视寒冬”的说法,可可豆制片人刘文章这样认为,
“对我们来说,不存在冬天和春天,我们本来就是在寒冬里长大的,冷对我们来说,反而是机会,只有非常依赖环境的人,才会在意这些。”
从当初窝在家里三年单打独斗创作出《打,打个大西瓜》,到现在蛰伏四年带领近百名员工打磨《哪吒之魔童降世》,饺子感触颇深,他表示:
“做动画要用心,要真诚,要能克服来自各种方面的困难,我经常问自己,如果坚持了那么久,最终什么都没有得到怎么办?我的内心回答我,其实我已经得到了很多,创造一个东西出来的过程是独一无二的。”
对于将来,刘文章说,
“成都的游戏行业在全国名列前茅,一定程度上为动画行业提供了人才。目前的市场,好的作品很少被淹没。”
做成百年企业
梦想是拍出奥斯卡最佳动画电影
在成都,除了,MORE VFX,可可豆,成都艾尔平方在动画电影的制作方面也很有名气。
2017年底,成都艾尔平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已完成来自腾讯的数千万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次的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原创项目的布局,后续也会与腾讯的一些IP项目进行合作。
艾尔平方成立于2013年,由知名动画导演卢恒宇和李姝洁创办,目前已经发展为一家规模70余人,集动画项目承制与原创项目出品于一体的动画公司,公司都凭借讲好故事的能力以及精心的制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其中,2014年登陆院线的电影《十万个冷笑话》以及2017年上映的系列续作《十万个冷笑话2》均票房过亿,漫改作品《镇魂街》目前仅在优酷及BILIBILI两个平台播出,累计播放量已达10亿。
据悉,此前,艾尔平方曾在2014年获得创新工场天使投资,在2016年9月获得梧桐树资本的A轮融资。
《十万个冷笑话2》剧照,图据网络
卢恒宇是成都蒲江人,2006年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在成都中华轩数码担任导演,在执导动画长片《云端的日子》期间,结识了当时还在陕西科技大学设计学院动画系读大三的李姝洁。
后来,他们一起打造了《十万个冷笑话》系列,两人也成了情侣。
卢恒宇和李姝洁的成都艾尔平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在成都高新区,目前公司有70多人,公司员工的故事也是他们创作的源泉。卢恒宇透露,常将员工在生活中的有趣故事,作为桥段放进了《十万个冷笑话2》。
关于将来,卢恒宇表示:
“希望把艾尔平方做成一个百年企业,在成都不停地生产好看的故事。”
在艾尔平方官方微博:卢恒宇和李姝洁工作室 的简介中,记者看到写这样的文字:
我们的梦想:让人们排队买票看我们拍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电影。
红星新闻记者张世豪 实习生白雨佳 摄影报道
编辑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