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影视从业者来说,过去的2018年并不太平。限薪、开机率降低、“大IP”“大卡司”失灵等问题越来越成为行业痛点。
国产电视剧该如何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今日,上海电视剧制播年会在上海举行。SMG东方卫视总监、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以《请回答,2019—中国电视剧市场思考与展望》为题进行演讲。在总结成绩、探讨行业现象的同时,直面行业痛点、乱点。
王磊卿
2月底以来,A股已经有60多家文娱类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度业绩,亏损是文娱上市公司过去一年的主流。
“这就是行业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严肃面对。”演讲一开始,王磊卿就直言不讳,过去一年,部分影视制作企业亏损严重,部分艺人社会形象和商誉减值。另一方面,影视制作企业日益加剧的成本压力与演职人员高片酬的矛盾成为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顽疾。在王磊卿看来,行业要健康发展,必须跨过四道关卡,打破泡沫惯性、打破观望等待、改良评价体系、拓宽创作格局。
“资本退潮、流量失灵、爆款缺失,‘大卡司’‘大IP’‘大投资’集体哑火。”王磊卿坦言,这是过去一年集中面临的问题。但作为行业从业者,每个人都应该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不应该一直埋怨资本、流量,应该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有操作不规范问题。
比如在操作中,制作公司为了对赌数字,压缩制作周期;拼盘编剧们三五成群分剧本,拼凑组合,写了两集就敢对外声称40集剧本来卖;过档导演,不管前后期,只管捞快钱。制片人也不管演员是否合适,只想捞大咖,导致片酬高昂,一旦艺人人设崩塌,面临高风险。
不久前,爱奇艺创始人龚宇曾表示,目前顶级演员片酬有所下降,从最高期的一亿五千万降到了5000万。不过,随着各平台、制作公司对限薪令的实行,一些演员选择观望,导致开机率降低。“有一个词是迭代,如果再不出来演戏,可能就成了新人占‘c位’,旧人泪茫茫。”
在王磊卿看来,目前影视圈一个不好的现象是粉圈狂欢,成为隐形干扰源。粉丝购买热度抹黑偶像的对手、大号营销恶意打分等,让一些演员和作品陷入皇帝的新衣式狂欢。电视剧的好坏,不能被粉圈狂欢捆绑,应该坚守匠心,规范制作,客观进行影视剧价值评估,理性评价,善意批评。
王磊卿还特别提到,如今电视剧依然同质化严重,同一个套路同一个坑。如创业题材就始终围绕过往的豪门恩怨、车祸绝症等打转,古装剧陷入“后宫频频领盒饭,前朝阴谋理不断,戏说历史图暴爽”的套路。在他看来,古装剧有相当的群众基础,应该按照严谨的唯物史观正解历史,拓宽题材,如古代探案、创业、民间神话、传奇人物、古装历险剧等。
“好的电视剧始终有好的价值观,我们一定要守住价值观、道德观、美学观。”王磊卿表示,国产电视剧要良性发展,首先在剧本上就要坚持原创,踏实创作,扎根采访。“比如行业剧就要挖掘行业特质,提炼有质量、新意的戏剧冲突。”
王磊卿说,创作一定要拿出真情,才能触碰到观众的真心,现在一些打着励志幌子、披着奋斗外衣的伪现实主义作品,肯定不能留下观众。
王磊卿还特别提到电视剧注水的问题。“按集论价的平台采购方式成为制作篇幅失控的原因,我们要坚决去除注水,严格遵循创作规律,制作精良的短剧。”
对于过去一年大IP流量演员失灵的问题,王磊卿说,希望制作公司要将更多的机会给与角色契合度高的演员,留给热爱表演,德艺双馨的表演者,“少一些戏精,多一些戏骨。”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上海摄影报道
编辑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