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变就变!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密集上演

红星新闻 2019-04-20 21:37

每到年报批露季,总有上市公司业绩突然“变脸”。目前2018年年报批露已近尾声,上市公司的“变脸”游戏也进入了高潮。股民手中股票的业绩预喜还未“捂热”,转眼就“由喜转悲”。

579187631431483487.jpg

而在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大反转的背后,计提大额商誉减值、大额资产减值损失等已成为业绩“大杀器”。 

一次性大额计提损失成风

4月19日晚间,多家上市公司大幅下调2018年业绩预期,让人目瞪口呆:中天能源大幅下修业绩,从之前预计盈利3000万元,变成预亏8.35亿元;证通电子也向下修正,从之前预计盈利627万元变为亏损2.4亿元;康旗股份原本预计净利润3亿元,修正为巨亏7.88亿元;星星科技原本预亏8.46亿元,不料亏损扩大,变成预亏17亿元。

康旗股份从大赚“变脸”为巨亏

红星新闻记者初步统计发现,4月19日晚间有13家上市公司发布业绩修正公告,盈利的变亏损,小亏的变大亏、巨亏。而在18日晚间也有西部矿业、奥瑞德、文投控股发布业绩修正公告。特别是西部矿业由盈转亏极为“惨烈”:原本预计盈利1个亿,突然变成巨亏21亿元!

说好的盈利,怎么就突然变亏损了呢?虽然上市公司业绩修正理由不一而足,但都集中体现为计提商誉减值准备、计提跌价准备、重大联营公司亏损损失确认等。特别是利用会计准则来计提大额商誉减值,通过本年度一次性大额计提亏损,换来今后数年轻装上阵,已经成为很多上市公司爱干的事。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计提巨额商誉减值,如东方精工计提商誉减值损失高达38.86亿元,佳云科技计提商誉减值11.9亿元,天舟文化计提11.55亿元。另有福安药业、上海医药、万润科技、安洁科技、蓝丰生化等计提商誉减值也超过5亿元。

交易所连发关注函

对于上市公司业绩大变脸,交易所也发出了多个关注函和问询函,主要问询为何更正后业绩与前期预告业绩差异巨大?是否存在一次性计提以进行财务大洗澡的行为等?

以中天能源为例,公司4月19日晚间称由于2018年受流动性风波影响,现金流紧张,导致公司可供经营活动支出的货币资金严重短缺,严重影响业务,预计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增加约5.34亿元;因加拿大开采天然气销售价格在2018年持续走低,严重影响了油田开采业务,导致经济可开采储量大幅下降,预计折耗成本大幅增加约5.09亿元。

上交所连夜向中天能源发文问询,要求说明会计处理是否足够审慎、公司在财务管理及信息披露上是否存在重大缺陷等。

西部矿业的年报业绩大变脸则是因为公司的一项股权投资突然宣布归零。公告称,公司根据青海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青投集团”)存在的减值迹象,在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协助下对该股权投资的可回收金额进行了评估。经评估,可回收金额为零,因此确认对青投集团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25.22亿元。

对于西部矿业如此解释,上交所紧急发文问询,要求公司及评估机构确认青投集团股权价值的可回收金额为零的依据、合理性及具体测算过程;指出公司作为青投集团第二大股东,未及时披露青投集团生产经营遭遇严重困难、公司可能遭受重大损失的原因及主要责任人等。

与众多上市公司向下修正业绩相比,也有少数上市公司业绩向上修正。如“养鸡大户”民和股份近日就大幅上调一季度业绩预期,预计一季度将盈利3.7亿元至3.9亿元,比早前预估的要高出35%以上。公司给出的理由为:主营产品(鸡苗)销售价格上涨幅度太快,超出了预计。

红星新闻记者 李伟铭

编辑 龚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