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即将铺开。近日在公众面前亮相的美食节LOGO(标志)和吉祥物也深受网友好评。黑白红的简约表达,辣椒与熊猫元素的碰撞,简单、大气又又有国际范儿。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早在3月22日,活动主办方就向全球发出LOGO和吉祥物设计稿征集活动,随后主办方共收到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国籍的设计团体作品超2000件。在初选出的1005件有效作品中,最终评选出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LOGO和吉祥物金奖。今天,记者联系上LOGO和吉祥物的金奖得主,分享了设计背后的故事。
LOGO金奖得主陈小波:
淘汰过三个版本,花了四天时间
获得美食节LOGO金奖的作品,运用成都名片熊猫、川菜之魂辣椒,结合桥梁、地球弧形的概念,采用黑、白、红三色,用中式水墨的形式,表现设计者陈小波对美食节核心内容的理解。
△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LOGO金奖作品
“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LOGO肯定是以熊猫为主的,但熊猫本身应该有独特的风格包含在内,比如一些符号感的东西。当时也想到了很多成都美食如火锅、串串,包括吃火锅时看到的川剧变脸,最终还是选择了川菜之魂辣椒与熊猫的组合。”5月11日,在天府绿道桂溪生态公园内,陈小波与记者谈起了他的设计灵感。
△陈小波
熊猫和辣椒的组合很多设计师都能想到,但如何能打破常规,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
“熊猫和辣椒是代表四川的符号化的东西,意象本身不算独特,但如果在构成上跳脱出具象的形态,做成抽象化的符号,可能就会不一样。”陈小波提到,他在设计时秉承的原则是足够简单,但又能足够表达出更多的东西,为此他画了很多草图,淘汰过三个版本,其中包括两个辣椒合抱形成熊猫头像,在一个碗上放一个熊猫头像等。而最终确认的版本,从构思到成型,陈小波花了四天时间。
△陈小波现场向记者绘制得奖Logo
整个设计中,陈小波最满意的是代表熊猫和桥梁的弧形设计。“美食节不单是一场美食盛典,更是一场推动亚洲乃至全球多元文明对话的文化盛会。这一弧形不仅让人们自动联想到熊猫,还寓意桥梁、地球,与辣椒结合,表达美食架起世界友谊桥梁的美好期望。”
32岁的陈小波是四川绵阳人,在绵阳设计机构学完设计后,2011年,陈小波来到成都,从事房地产平面设计,他每天会花十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从事设计,而此次是他第一次涉足美食方面的设计。
从“蓉漂”到定居,再到此次作品被评为金奖,陈小波见证了成都的城市发展,也经历了与成都“互相认同”的过程:“成都是一个温润火辣的城市,它的文化底蕴感染着每一个人。”
在陈小波看来,经济发展带动了大众的审美需求,人们需要对成都本土文化有一个自我认同。接下来,他将把工作重心从房地产设计转向品牌设计,希望留下更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把成都的文化底蕴和城市传递给他的符号化的、独具魅力的东西,在作品中展现出来。
吉祥物金奖得主刘俐俐:
具备文艺特质
成都适合文创发展
获得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吉祥物金奖的作品名为胖墩,和PANDA谐音,以可爱的大熊猫作为基础原型展开设计,将川菜必备的辣椒、花椒等元素融入川剧服饰花纹中,展现成都特色文化和时代精神。
△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吉祥物金奖作品
“思想健康、主题鲜明、构思有新意、具备时尚感和现代感、适用于国内国际市场宣传营销和推广,是当时我们对吉祥物的定位,整体风格敦厚朴实、呆萌可爱。”设计者刘俐俐告诉记者,将吉祥物定为熊猫的形象,“并不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提起成都,人们就会想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关键在于赋予熊猫的特色文化和时代精神,从视觉表现和内容传达上诠释活动的精髓。
“胖墩额头上是一颗花椒,衣服是川剧变脸的服装,服饰上的花纹以火焰为主,与辣椒融为一体。”刘俐俐认为,将川菜元素辣椒、花椒融入熊猫形象,同时将川剧元素应用其中,很好地把握了四川特色和时代精神,是此次得奖的关键。
△刘俐俐 图片来源:刘俐俐
此外,胖墩的整体颜色是红色,“既是辣椒的颜色,也是给人视觉冲击很强的颜色”,这在刘俐俐看来,也可能是吸引人的特征之一。
△吉祥物胖墩创作思路 图片来源:刘俐俐
提及创作历程,刘俐俐觉得“比较顺利”。“以大熊猫作为成都的代表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主要是如何融入四川特色,诠释活动主题。”从构思到成型,刘俐俐一共花了十来天时间,而在颜色和细节处理方面,本身是职业插画师的丈夫给予了她很大帮助。“虽然没有署丈夫的名字,但在我的个人感情上看来,这个设计是我们俩的智慧结晶。”刘俐俐说。
37岁的刘俐俐是安徽人,目前在上海居住,她的本职工作是教师培训,在丈夫的影响下开始尝试做插画师和卡通形象设计师。虽然没有来过成都,但从众多影视作品和赵雷的一首《成都》里,刘俐俐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相比其他城市,成都具备一种独特的文艺气质,很适合文创发展。”刘俐俐正打算来一场成都之旅,“一定要来看看这座不一样的城市”。
红星新闻实习记者 彭祥萍
编辑 刘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