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熊猫发现不一样的成都大运会

红星新闻 2019-07-17 20:57
进入
大运观察
阅读更多内容

体育、音乐和美食,是公认的全球通行语言。如果要再加入一项,那非大熊猫莫属。

北京时间7月15日凌晨,那不勒斯第30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闭幕式上,大运会会旗隆重移交到下届东道主城市成都。随后的15分钟“成都时间”里,大熊猫成为主角,引爆全场。其独具的共通性、共情性特质,让全世界热爱体育、热爱生活的人们,一夜沉醉,终身难忘。 

在此之前,作为下届大运会的最热备选吉祥物,大熊猫已经在那不勒斯街头掀起阵阵“大运”热浪。帕特诺普大学体育运动学院广场上2米高的彩绘“熊猫宝宝”雕塑,火红车身的双层熊猫巴士,五个“熊猫人”的街头“熊抱”,还有饱含寓意的2021杯定制熊猫咖啡,10000人的与“熊”合影,无不引发街头狂欢。

大运会已经在意大利连续举办11次,马拉多纳则曾经在那不勒斯鏖战7年,这座城市对体育的热情已经成为常态。然而,大熊猫的魅力无人可挡。这个憨态可掬、有着一双天然黑眼圈的世界“萌宠”,在自身聚焦全球眼光的同时,也推动下一届大运会东道主城市成都撞入世界眼帘,一展其开放的、创新的、热情的、柔性的城市形象。包括新华社、法新社、美联社、路透社、 FOX电视台、安莎社、欧洲时报等在内的全球200余家媒体对此进行了“追捧式”报道。

美联社评价:“如此真诚的邀请,有理由对成都充满期待和信心”;欧洲时报则称:“世界大运会进入成都时刻”。一时间,“China”“Chengdu”“Panda”,从那不勒斯响彻全球。

不愧为被人们誉为史上最成功的大运会信使之一。虽然距离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还有700多天,但大熊猫已经成功地引发了一个全球话题:下一届大运之城什么样?下一届大运会怎么样?

与那不勒斯一样,成都这座城市深藏体育悠久的历史,澎湃对体育深沉的热爱。从商周时期的“射艺”,春秋的“投壶”,两汉的“蹴鞠”,盛唐的“马球”,后蜀的古代高尔夫“捶丸”,到1905年中国第一次全国综合性运动会暨四川省运动会在成都拉开帷幕,以及上世纪90年代从成都刮起的足球“黄色旋风”运动,始终是成都独有的城市生活美学中最具跳跃、最富活力的音符。

对此,国际大体联主席奥列格·马迪钦给予点赞:“成都人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我前所未见。”

目前,成都拥有118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和通达24个海外城市的国际班列,285世界500强、17个领事机构入驻市内,与全球93个城市结为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这让成都的开放特质非常突出。还有正在建设的总长16930公里的三级天府绿道体系、总面积1275平方公里的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以及锦江中央公园,正在形成一个体量巨大的城市生态系统。

今年,国际大体联考察团对成都2021年世界大运会筹备情况进行考察后,留下这样一句评语:“(成都的发展理念)是全球性的,国际化的,同时也是绿色的,这跟大运会的理念完全契合。这也说明,我们选择成都是非常明智的。”

历史的底蕴、文化的内涵、经济的腾飞,正在支撑成都日渐成为世界赛事名城。一个又一个国际性体育综合体加快崛起: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山地户外项目、天府奥体城、凤凰山体育中心……一项接一项国际赛事接踵而来:2019年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2021年世界大运会、2022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2025年世界运动会……高水平、高规格的国际性赛事,成为惠及城市千家万户、推动文明进步的广阔平台,以此为契机,成都正在创造更加优良的体育运动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

眼下,成都正在对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进行紧锣密鼓地筹备。

50多万平方米的大运村和51个标准配置的场馆加快建设,一个国际化、专业化的赛事运营管理公司启动运营,大运会市场开发计划已向全球发布,大运会口号、会徽、吉祥物正向全球征集。

成都承诺,将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将向世界奉献一届充分展现国际标准、中国风格、巴蜀韵味,充分体现“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大运会。

2021,相约中国,相约成都!

红星新闻评论员 刘琴

编辑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