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凉山的慢火车如今成网红:票价低至2元,还有车厢专载猪羊

红星新闻 2019-07-24 18:42

7月24日早上8点过,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尼波火车站,一列5633次绿皮火车鸣笛驶入,当火车缓缓靠站,站台上热闹起来。

30多岁的阿呷,背着几只自家养的土鸡上了火车,准备赶到喜德县城贩卖;在火车的一节车厢内,充满了喧闹声,不断有村民背着土豆、鸡鸭上车,还有村民将火羊赶上车。

短暂停靠后,火车继续向前。这是一趟往返在成昆线上的慢火车,也是一趟扶贫列车,同时也被很多网友称为“网红火车”。

↑行驶在成昆铁路线上的慢火车

这趟从普雄往返攀枝花的5633/5634次列车,运行全长353公里,平均每隔13.5公里就要停靠一次,前后要停靠26个站,运行时间9至10小时,尤其在穿越喜德、越西两县时,十几分钟停一次车。

↑慢车上的笑容

在高铁一个小时就能跑完这段距离的今天,这样的速度实在可以称为“慢火车”。

↑图为成昆线喜德站乘坐慢车5633次的旅客

“这趟列车,票价最低2元,最高25.5元,是目前成昆线上四川境内最后两列慢车之一。”列车人员介绍,慢火车是沿途很多彝族群众赶集、背货、赶牲畜、上学、上班、走亲访友的主要交通工具,在凉山的脱贫奔康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又被称作大凉山的扶贫慢火车。

↑慢火车是彝族老乡们生活中离不开的交通,图为坐火车接新娘

↑村民回家

吉约各莫在喜德县尼波镇开了一家小商店,每个两三天就要坐车到冕宁县去进货,她通常在早上8点过在尼波火车站坐5633次列车,中午在冕宁县城进货,下午在坐5634次列车返回尼波镇,“去的时候没带什么东西,票价只要2元,回来带货要多收5元,来回共计9元。”

↑图为婆孙俩赶集购买饲料乘车回家

慢火车,不仅是沿线老百姓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更是很多孩子上学、回家的“校车”。列车工作人员说,据不完全统计,每个周末都至少有六七百名学生乘坐这趟火车在家和学校之间往返,他们大多到喜德、西昌上学。

↑图为大凉山上的学生们乘坐慢车5633次下车的情景

↑图为学生周末放假,在慢车5634次上做作业

2017年10月,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报道了往来于普雄至攀枝花之间22年票价不变的5633/5634次列车的故事,给这对绿皮车冠上了“扶贫慢火车”的名号,悄然走红。后经媒体多次报道后,这趟列车逐渐成为了“网红火车”,更是有诸多游客、摄影发烧友专门来乘坐慢火车。

↑图为针对彝族旅客携带牲畜上车后的管理,铁路部门对行李车进行了改造

↑图为列车长给彝族旅客传宣铁路安全乘车知识,管好家畜注意卫生。

针对沿线彝族群众携带牲畜上车后的管理,为了不让牲畜进入旅客车箱内,铁路部门对行李车进行了小改造,一节成为载送牲口家禽的车厢,车载重量17.7吨,可以同时装100多头几百斤的大肥猪。

↑图为铁路为方便旅客带运大货物及牲畜上下车,特制移动梯接卸时使用

据了解,在这个讲究“快”的高铁时代,我国铁路部门仍然坚持在偏远贫困地区开行“慢火车”,“公益性”慢火车。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还有81列公益扶贫慢火车在运行。

胡仲平 红星新闻记者 江龙 摄影报道

编辑 陈艳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