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场“帐篷夜宿”赚100万 这家博物馆藏着成都的夜经济密码

红星新闻 2019-08-13 21:49
进入
城市观察
阅读更多内容

“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成都的夜是什么样?或繁华迤逦、或前卫时尚、或妩媚撩人……

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成都,然而在一群7、8岁孩童的眼里,成都的夜却是一场瑰丽奇妙的新鲜旅程。


”



8月11日晚6时30分

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馆入口处

8岁的乐乐背起背包迫不及待奔向前方

将老母亲“晚上记得给我打电话”的叮嘱抛诸身后

吸引他的是一场“博物馆奇妙夜”

参观博物馆1.jpg

↑参观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认识动物、和动物近距离接触,自己动手搭帐篷,和小伙伴们一起“穿越到动物世界”……

这样的夜宿博物馆活动已经举办了上百场,也为拾野自然博物馆带来了5%以上的增收。

随着融合了艺术、文创、文博、赛事等夜游新兴业态的出现,以及更具“国际范、蜀都味”的多元消费新场景的营造,成都不断“解锁”的博物馆夜宿、24小时书店、景区延时夜游等旅游新模式,正在夜间经济这一城市竞争新赛道中从1.0形态迈进2.0时代。

一家民营博物馆的夜间试验

推“帐篷夜宿”

100场赚了100万

认识动物、观察动物的习性、甚至和来自非洲的动物朋友球蟒亲密互动……夜宿在博物馆里到底是种怎样的奇妙体验?

在拾野自然博物馆内,19位孩子在生活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这场历时15个小时的奇妙之旅。

穿过一条神秘的“动物园”长廊,近距离观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小动物,似猫又似豹的孟加拉豹猫、乖萌乖萌的耳廓狐、灵活调皮的白耳狨猴,小动物们让小朋们欣喜不已。

动物法庭开庭_副本.gif

↑小朋友们逛博物馆

如果说与球蟒近距离接触只是一种新奇的体验,那么和小朋友一起搭帐篷,夜宿在鲨鱼和鸟类标本下面,穿着睡衣手提马灯去“拜访”下夜间出门的动物朋友,对许多小朋友来真的是第一次。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爸爸妈妈,和很多小朋友们一起睡,感觉非常有趣!”正忙着和小伙伴们搭帐篷的乐乐告诉记者,对于晚上即将到来的“探险”活动,有一些害怕,也有一些期待,“晚上,动物们会不会跑出来啊?”

小朋友自己搭帐篷在博物馆过夜.jpg

↑小朋友们搭帐篷过夜

这并不是拾野自然博物馆第一次举办“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位于“成都339”商业综合体的拾野自然博物馆,第一期场馆面积约七千平米,分为野兽部落、物种天堂、爬虫秘境、动物剧场、中国双宝、贪吃小屋等6大主要展示服务区,馆内陈列展品1200余种,数量8000余件。

动物标本.jpg

↑动物标本

作为全国首家开在城市商业综合体里的自然博物馆,拾野自然博物馆开馆不到一年多的时间就成为了不少市民和外地游客来蓉的打卡地,尤其是其推出的夜宿博物馆更是吸引了很多家长和孩子。

到底有多火?“开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开展了100多场活动,平均每周2-3场,一般都市在周末或者节假日。”馆长李爱民告诉记者,在进入暑假后,博物馆就迎来了高峰期,每月大约会有5-6场“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但依旧是刚上线就被秒光的状态。

在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中,一位正在馆内参观的西安游客在听说晚上有“博物馆奇妙夜”的活动后,立即想报名,但工作人员表示“最近两周的预约已经全满了”。

“我帮孩子预约了好几次,这次才预约上。”在拾野自然博物馆门口送儿子来参加“博物馆奇妙夜”活动的刘女士告诉记者。

夜宿博物馆不仅带来了高人气,也带去了收入上的增长。李爱民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博物馆100场活动营收达到了100万左右,“这个数据比没有开设‘博物馆奇妙夜’的时候,增长了5%左右。”

当然这样的成绩并不能令李爱民感到满足,他透露,为了丰富市民以及游客的夜间观光体验,拾野自然博物馆从7月1日起将闭馆时间延长到晚上21时,同时不断优化夜间游览体验项目,“未来还将以研学、科普、体验为主,串联起国内野生动物繁育保护研究、科普场馆,打造由点到线的新的旅游产品。”

玩游戏.jpg

↑老师讲解科普知识

在成都,除了感受博物馆奇妙夜,还有最近大热的达芬奇展。

“太震撼了!这是成都最值得看的展览,没有之一!”晚上9时30分,走出东郊记忆大门的市民刘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为期3个月的“达芬奇IN成都”全球光影艺术体验大展正在这里举行,在全球先进的新媒体视听数字技术带领下走进达芬奇的世界,对刘斌来说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

当奢侈品走进博物馆是种什么样的场面?

从刷爆朋友圈的成都博物馆《灵蛇传奇》特展中可以找到答案,即便是在傍晚7时,这里依旧是络绎不绝的游客。“这是我们来成都旅游的第一站,能够在国内看到如此丰富的古代西方艺术作品,机会难得,闭馆时间又比预想晚,我们有充裕的时间逛,非常开心。”一位外地游客如此感慨。

记者了解到,自2017年起,成都各大博物馆都延时开放至晚上,类似“夜游博物馆”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体验。截至今年7月15日,仅成都博物馆延时开放期间参观人数就已达45万余人,其在暑期夜晚推出的“影偶奇缘”活动,场场门票瞬间就被秒空。

↑《灵蛇传奇》艺术展

覆盖从城到乡的夜游体验

晚上白天人流比8:2

有商场特点很明显

感受“博物馆奇妙夜”是成都夜间旅游的亮点,但却并不是成都夜游的全部。

在339米熊猫天府塔的霓虹灯下,一场场潮流派对、朋友聚会以及主题音乐活动将这里打造成了更加时尚潮流的年轻人聚集地。

夜间339  1.jpg

↑成都339夜晚

与拾野自然博物馆近在咫尺的天府熊猫塔,记者在现场看到,时针刚刚划过晚8时,这里已经排起了长长的等候登塔的队伍。

“听说这是成都最高的建筑,也是俯瞰成都夜景最佳的位置,我们就想去感受一下。”正在排队的游客王先生告诉记者,刚刚在339楼下的小吃集市上品尝了成都美食,带孩子去了拾野自然博物馆,晚上再去登高看夜景,“这趟行程很完美。”

夜间339.jpg

↑天府熊猫塔下,有很多晚上来消费的人

“目前我们这里晚上和白天的人流比已经达到8:2,夜消费的特点非常突出。”据成都三三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味道·339时尚夜消费”是锦江夜消费成华段的重点点位,目前,成都味道·339时尚夜消费项目已基本完成业态调整,定期举办的“活水市集”特色创意活动则为传统文化手工艺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也开创了全新的商业市集模式。

该负责人表示,除业态调整以外,339还对沿河街道景观、区域绿地景观、整体灯光亮化工程进行升级打造,进一步强化了区域生活宜居氛围,整体打造预计今年年底完成。

夜间339  2.jpg

↑成都339,夜晚的人群

“夜晚的太古里、春熙路充满了潮流和时尚感,夜游锦江则让我看到了与白天完全不同的景色,夜色中的宽窄巷子里,古街、古楼、客栈错落有致,听着川剧、品尝川菜美酒,这样的生活最成都。”这是“成都造”偶像男团YES!CAMP在“慢游新天府 感受新成都”——百万市民游成都大型活动中,体验了“夜游成都”线路后的感受。

↑夜游锦江

春熙路、太古里、宽窄巷子、琴台路、天府广场、玉林、九眼桥望江楼公园、合江亭、铁像寺水街,这是不少旅行社今年主推的“夜游成都”线路,四川锦天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张胜波表示:“成都作为天府首府,蜀中名城,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文化风韵的代表,但实际上成都的美远不止于此。我们设计这条线路,是希望更多的人深入了解成都,了解这里的‘新’与‘潮’,给游客们带来更好的游览体验”。

远离城市的喧嚣,到成都的乡村民宿去感受“非遗文化”、体验乡村动静之美成为了今年夏天很多市民和游客的选择。

在距离成都40公里的温江九坊宿墅,位游客提供108种乡村体验活动,原生态的玩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流,即便是每晚1280——2980元的价格也是一房难求。在竹编之乡崇州道明镇,6名乡村体验馆在竹海下“听声寻竹”,与竹编非遗传承人一起做一把扇子、一个杯垫,“在成都的民宿两天一晚,我找回了城市中正在消失的慢生活。”书法家霍晓如此感慨。

↑九坊宿墅

算笔账 为什么要留人过夜?

一日游,人均消费924.2元/日

过夜游,人均消费为1572.9元/日

“夜间经济”是座富矿,而夜游无疑是带火“夜经济”的最好触发点之一。

以成都为例,今年“五一”期间过夜旅游者的人均消费为1572.9元/日,而与之相对的一日游游客人均消费仅为924.2元/日,且过夜旅游者在成都过夜停留天数平均为2天。

在业内专家看来,夜间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目的地夜间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旅游研究院夜间旅游专项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期间游客夜间消费占目的地夜间总消费近三成。

据在线旅游平台携程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进入夏季以来,携程跟团游、门票一日游等夜间产品浏览量增长约60%。最近两周预定增量更是超过100%。

在携程夜游人气目的地的榜单中,成都与上海、重庆、厦门、三亚、丽江、广州、北京、西安、乌镇成为全国人气排名最高的夜游十大城市,锦里、宽窄巷子成为人气夜游产品的亮点。

WeChat Image_20190619175235.jpg

↑宽窄巷子

夜间旅游市场的潜力在哪里,又将如何转化?

这是中国旅游研究院夜间旅游项目组负责人赵一静在8月10日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演艺科技论坛”上发言的主题。她在现场发布的《夜间旅游市场潜力与转化》中显示,在调研夜游消费潜力中,参与调研的657家旅游企业中,近六成的旅游企业认为未来夜游市场增幅将在10%-20%,超过三成的企业认为夜游市场增幅将达到20%以上。同时,深度文化体验已经成为多元夜游场景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随着夜间经济不断发展,文旅产业探索夜间模式的力度不断加大,在上海夜游黄浦江、重庆两江夜游、西安“大唐不夜城”等夜游项目深受游客青睐的同时,“文化夜市”“夜游博物馆”“夜游景区”等不断进入人们视野。 

携程旅游发布的“五一最受欢迎十大国内旅游城市”,北京、重庆、成都、西安均上榜,但唯有成都以游客人均消费达到1587.8元成为四座城市游客中最“壕”的城市,过夜游游客量的增长是最大的原因之一。

成都过夜旅游者达398.9万人次,比去年增长55.9%。来自过夜旅游者的旅游收入达125.48亿元,比去年增长81.7%。这也意味着近400万游客在成都过夜,贡献了成都夜间经济新的增长点。

VCG111129843741.jpg

↑成都的一条小吃街

“成都过夜游迎来了爆发,跟成都不断涌现的新的旅游产品不无关系。”成都旅行社协会执行会长陈鸿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前期行业调查,成都的旅游从业者有100多万人,年轻的旅游“小老板”们利用圈层经济创造了许多让人意外的旅游产品,小众、精致却有市场。

陈鸿举例说,有的游客参加以吉他收藏、钟表收藏为主题的几日体验游,有的游客来到成都后现场组团参加美术展、诗社,还有热爱夜跑的跑团组团来成都,结束马拉松后在成都住上几天四处逛逛。

近日,成都市文广旅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公布了部分文旅场所夜间开放时间,其中既有A级景点、文化馆、博物馆和图书馆,也有书店、夜游景点等消费场所,内容涵盖特展专场、文化讲座、锦江夜间游船等等。

9552.jpg

↑三联韬奋书店

同时,成都还明确将推进打造“夜游锦江”项目,策划培育一批夜市、夜秀、夜宴、夜宿、夜节、夜展等夜间旅游产品。可以预见,未来一大批全新夜间旅游经济业态将在成都的夜里被一一解锁。

“成都的夜间旅游经济范围很广、业态丰富。” 正如成都大学旅游文化产业学院院长诸丹所说,除了各类夜间演艺活动、休闲经济、美食经济外,成都大力实施“旅游+”发展战略,将夜间旅游与文化、体育、商业等深度融合,推出绿道夜跑、夜间创意集等,正让夜间消费业态逐步形成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

红星新闻记者 李彦琴 吕国应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