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切哈诺沃谈创新:培养会提问的领导者

红星新闻 2019-09-19 17:20

9月19日,第十八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简称“海科会”)在成都举行,吸引了包括切哈诺沃在内的6名诺贝尔奖获得者、21名海内外院士等科技界“大咖”。

在上午的开幕式演讲中,切哈诺沃分享了以色列国家创新战略中的“武林秘籍”。

↑阿龙·切哈诺沃

培养会提问的领导者

“军事学校教育影响最大”

人口不到800万的以色列,怎样成为创新的驱动力和中心?

“创新对我们来说其实不是一个秘诀、秘密,它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态系统。”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阿龙·切哈诺沃在开幕式发言中提到,以色列的创新生态系统包含两个节点。

第一个节点是教育领域。“我们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喜欢提问题的社会,是一群好奇的人组成的社会,他们会想怎么样解决问题。”

切哈诺沃说,以色列教育的先进性在于告诉学生一个问题其实不一定只有一个解决方案,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想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大家会问我,在我的教育经历当中,哪段教育经历对我作用最大。”这位诺贝尔奖得主说,我永远都会告诉他们,不是幼儿园、小学、中学,而是来自军事学校里受的教育。

他解释道:“因为他们知道政府要受到尊重,但政府不一定是全能的,所以我们的老师在教育学生时就会告诉他们,我们自己也要成为领导者,你们不要去相信大家告诉你或者教科书告诉你的每个知识点,你要勇敢的去提出挑战和问题。”

同时,军事学院的教育会为人培养另外一种素养,学会用一种非常礼貌的方式来为官方提供建议和意见。

通过创立这种教育系统,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以色列能培养出一群充满好奇心的学生。他们渴望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但他们还需要更好的渠道和平台去实现他们的创新想法,并且进行商业的转换。

↑海科会现场

政府种子基金+校企合作

产学研深度融合

这就是另一个节点:科技成果转化。为此以色列在每个大学都设置了专门的知识产权机构,学生、教师想要开公司或者进行创业的话,可向这个知识产权机构进行登记。大学会很愿意把相关的专利和创业者分享,最后双方达成50%:50%的模式,50%给大学,50%给创业机构。

切哈诺沃举例说,以色列理工学院所进行帕金森药物项目,已申请了15年的专利期,“每年它能带来的收入是20-30亿美元。所以你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创新项目,可以为我们带来非常大的收入。”他说。

那么资金从何而来?其中一种方式是来自以色列政府部门当中的首席科学家职位系统。

首席科学家手上掌握一笔研究资金可以投入到不同的领域当中。创业者可以与首席科学家沟通,告诉他自己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为验证这些概念,希望寻求拨发种子资金以助其创业。

“但是我们政府也非常聪明,如果这个公司最后成功了,那么投入的种子基金就会需要付回给政府。”切哈诺沃说,但是这样也并非无偿,而是把钱还给政府以后,政府就可以购买这个初创企业的股权,首席科学家的代表就会成为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之一。这样一来,既有更大的希望使创业企业成功,也可以为政府赚很多钱,形成相互促进的机制。

除了来自官方的种子基金外,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得益于风投及天使基金的青睐。以色列的高校可以和不同企业之间签署合作协议。

他说:“在整个布局的中心是我们的大学,还有教学的医院。IBM、西门子、GE等大型科技公司和我们进行合作,他们不仅仅会来到我的实验室,他们还会考察整个大学和市场动态。”

大企业还会给科技专业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和他们签署协议,等他们完成学业之后就会去到这些公司至少工作5年时间,在他们的研发中心做出贡献。

这种实体网络把所有大学相联系在一起,学生们可以被返聘到大学来做讲师,或者在他们工作的公司中撰写论文。“这种相互交错的系统,就是学术界和产业界交错。但它并不神秘,因为全世界都知道这种模式,所有人都可以学习这种经验。创新不是奇迹。”切哈诺沃总结到。

红星新闻记者 曾那迦 李彦琴 摄影记者 张直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