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拳坛再现悲剧,“当事人”揭拳台猝死之“谜”

红星新闻 2019-09-25 11:15

上周末,在阿尔巴尼亚举行职业拳赛中,保加利亚职业拳手伊苏斯-维利奇科夫,在第5回合突然心脏骤停命丧拳台,年仅21岁。

当地时间9月23日,世界拳击理事会(WBC)在官方网站上发文悼念,主席毛里西奥·苏莱曼对21岁保加利亚拳手的去世表示哀悼,称尽管医生尽了最大努力,但最终未能挽救他的生命,整个WBC全体成员都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

25日,红星新闻记者专访了国内知名职业拳击经纪人,同时也是拳坛悲剧事件的“当事人”刘刚,对拳台猝死事件一探究竟。

▲ 刘刚

拳台“猝死”时有发生

据报道,上周末一场职业拳击赛中,在比赛进行到第5回合时,维利奇科夫突然摔倒在拳台上,随后身亡。

当即比赛被叫停,医务人员立刻赶到现场进行救治,紧接着维利奇科夫被送往当地医院抢救,尽管医生竭尽所能,但为时已晚。据报道,维利奇科夫的死亡原因是心脏骤停,在死亡前5个回合的比赛中,维利奇科夫输掉了4个回合。

▲ 当年运动员时期的刘刚

今年7月,一周内曾发生了两起拳手死亡事故,23岁的阿根廷人乌戈-桑蒂兰在与对手打成平局后,因肾衰竭昏倒在地,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后因心力衰竭死亡。28岁的俄罗斯人马克西姆-达达舍夫在弃权后因严重的脑损伤昏迷,随后也不幸离世。

“痛苦经历”记忆犹新

事实上,作为目前国内知名的职业拳击推广人,刘刚本人也曾是一起拳台悲剧事件的“当事人”。

让中国拳迷记忆犹新的那起意外事件,发生在1996年4月29日。当时,美联社报道出一条引人关注的消息: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澳大利亚全国冠军拳击手兰斯·霍姆森在一场卫冕战中于第6回合倒地殒命。他的对手是一位中国人,就是来自四川的拳击名将刘刚。那时,中国人在海外参加职业拳击比赛不仅是被首次听说,还出了这样的新闻,让世界拳击界为之震撼。据悉,这一事件还被美联社评为年度十大新闻之一。

正是那次“突发事件”,成为刘刚走下拳台、弃武从商的导火索,最终促使他回到国内,成为职业拳击经纪人,目前已培养推广出了熊朝忠、徐灿两位世界拳王。

▲ 刘刚和熊朝忠(左)、徐灿

刘刚坦言,1996年的那场比赛是一次“痛苦的回忆”,虽然20多年过去了,但他对那一幕仍记忆犹新。

据澳大利亚当地媒体,1996年4月29日,在澳大利亚崭露头脚的刘刚向卫冕冠军兰斯·霍姆森发起挑战。状态奇佳的刘刚在前6回合点数已占据优势,脚步灵活、出拳如闪电,前18分钟,对手便挨了刘刚多记重拳,霍姆森只有招架之功,已无还手之力。当第6回合开场钟声敲响的时候,霍姆森从座椅上站起来,谁料尚未出拳便倒地不起,被紧急送往医院。看着急驶而去的救护车,面对那次胜利,刘刚没有丝毫兴奋。他被教练带回家,第二天一早就听到了对手殒命的消息。

▲ 刘刚在当年那场比赛中

虽是“意外”,阴影难抹去

虽然霍姆森的不测更多是起因于自身的疾病,但刘刚仍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对一个拳手来说,这个事实让人难以接受,尤其是心理上的,自己差不多有半年不敢去俱乐部。”刘刚回忆。

让刘刚继续站上拳台的是兰斯·霍姆森的父母。他们发表了电话讲话——他们是拳击世家,儿子在拳台上坚持到最后,很光荣。他的死并不是刘刚的错,只是呼吁教练和裁判能够在发现拳手状态异常时叫停比赛,避免不幸发生。

▲ 拳击比赛

在那段时间,最让刘刚意外的是,他接到了霍姆森母亲的电话。霍姆森母亲向刘刚述说了他们一家与拳击的事情,霍姆森的父亲、爷爷都是拳击运动员,是一个拳击之家。她对刘刚说:“儿子的死不是你的错,你们是在公平竞争,那只是一个意外,不要过分自责,为了霍姆森的理想,你一定要重新回到拳台。”

刘刚被这位母亲的真情表露感动不已:“真的没有想到,一个刚失去儿子的母亲,会给我如此安慰和鼓励,她的话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当然,尽管如此,对一位拳手而言,那场比赛对心理的影响仍是巨大的。半年之后,刘刚重返拳台,并在1999年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句号。

▲ 刘刚(右)和徐灿

运动猝死可以预防

刘刚坦言,任何运动都具有危险性,由于拳击是直接对抗的项目,发生危险的概率则要大一些,而从此前的一些不幸事件来看,意外大多是由并发疾病引起的。只有始终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受伤几率才会大大降低。

事实上,“猝死”事件不单单发生在拳击台上,在我们身边,因不科学健身或多种原因而猝死的人也不在少数,而且逐渐呈现上升趋势。

▲ 见证徐灿成为世界拳王

运动猝死一般定义为,有或无症状的运动员和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意外死亡。强调猝死发生在运动中或运动后,而且患者从发病到死亡也就在几十秒、几分钟之内,这是运动猝死最重要的特征。

对于职业运动员来说,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尤其重要。对于常人来说,运动锻炼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健走、 跑步、游泳、跳健美操、登山等各种运动,如果运动不当也会引起猝死。面对不断发生的个案,运动医学专家表示,参加体育锻炼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超过自身所能承受的强度,只要做好防护工作,运动猝死是可以预防的。

红星新闻记者 孟武斌 

刘刚供图

编辑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