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座谈会上宣读了表彰决定,张富清等58位同志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张佳鑫等257位同志被授予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其中,四川2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8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四川航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飞行员刘传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驾驶员其美多吉当选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
其美多吉(藏族)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甘孜县分公司驾驶员
平均海拔3500米的雪线邮路 他安全行驶30年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条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曲折险峻的道路,一年中有大半时间都是冰雪覆盖,面对雪崩、滑坡、泥石流甚至歹徒抢劫,其美多吉在这条路上安全行驶了30年,把来自党中央的声音、祖国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
1989年,其美多吉应聘当地邮局邮车驾驶员,那时起,他就与“雪线邮路”紧密相连。他长年往返的康定—德格邮路是全国最危险的邮路之一,沿途要翻越17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大山。
泽仁曲西将孙子举到丈夫其美多吉跟前,让祖孙俩告别(2017年8月28日)。新华社记者 吴光于 摄/据新华网
海拔6168米、有着“川藏第一险”之称的雀儿山,是其美多吉邮路上的必经之路,山上的路几乎开在绝壁上,一边是万丈深渊,一边是陡坡落石,最窄的地方只有4米宽,驾驶着装满邮包的邮车行驶在这里,每一次,都无异于与死神博弈。“只要有邮件,邮车就得走;只要有人在,邮件就会抵达。”抱着这样的信念,其美多吉6000多次往返于甘孜县与德格之间,行程14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35圈。
除了路途艰险,邮路上还不时有意外发生。
其美多吉在雀儿山垭口抛撒龙达祈福(2017年8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吴光于 摄/据新华网
2000年2月,其美多吉和同事在雀儿山遭遇雪崩。为确保邮件安全,他们一点点铲雪,1000米路走了2天2夜。2012年7月,其美多吉驾驶邮车返回甘孜县,遭遇12名歹徒持刀抢劫。为了保护邮车,他身中17刀,肋骨被打断4根,头盖骨被掀掉一块,昏迷了3天3夜,在重症监护室抢救一周后,才保住性命。其美多吉强忍着疼痛坚持康复训练,肌腱断裂的左手奇迹般地复原,他的双手又掌上了方向盘,重返了邮路。
30年的奔波,其美多吉也见证着藏区的发展。2017年9月,雀儿山隧道开通,其美多吉开着邮车第一个通过了雀儿山隧道,仅用了12分钟。
如今,受父亲影响,其美多吉的小儿子也选择了邮政行业,成为甘孜县邮政分公司网运调度员,与父亲一起成了邮路上的“父子兵”。
刘传健
四川航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飞行员
-40℃的万米高空 他完成史诗级备降
9800米的成都上空,四散着挡风玻璃碎片,驾驶舱温度降至-40℃,伴随着失压、缺氧、强风和飞机的剧烈抖动,这几乎是在一瞬间袭来,自动驾驶设备故障,随时可能机毁人亡。
危急时刻,刘传健忍受着极其糟糕的恶劣条件,沉着冷静地实施全手动操作飞机,带领机组成员正确处置,最终安全降落在双流机场。
5月16日,成都,川航3U8633机长刘传健接受采访
2018年5月14日,这一天,刘传健完成了航空史上的“史诗级备降”,确保了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被誉为“英雄机长”。
2006年,从空军退役的刘传健成为一名民航飞行员,多年来,他飞行川藏线百余次,练就了过硬的飞行技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积累了高原飞行的宝贵经验。
2018年5月14日,刘传健驾驶3U8633航班飞行在9800米的成都上空时,驾驶舱右风挡玻璃突然出现裂纹。刘传健发现后,立即向地面管制部门发出备降信息,并让副驾驶发出7700遇险信号。此时,玻璃碎裂向外四散,驾驶舱门自动打开,座舱失压,自动驾驶设备故障,飞机剧烈抖动,情况万分危急。
刘传健忍受着极端低温、缺氧、强风和巨大噪音的恶劣条件,实施全手动操作飞机。他左手紧握操纵杆,尽力控制飞机状态,右手竭力去拉位于左侧的氧气面罩,飞机迅速左转飞向成都双流机场,并开始紧急下降。由于设备损坏和风噪,他无法得知飞行数据,无法通过耳机与地面建立正常双向联系。
但是,刘传健凭借精湛技术和丰富经验,在充分考虑地形和安全高度的前提下控制航速和航迹,凭手动和目视,靠毅力掌握方向杆,操控飞机艰难下降。几十分钟后,刘传健操纵飞机以近乎完美的曲线安全降落成都双流机场。面对极限考验,刘传健以无一失误的手动操作,与机组有序配合,无惧生死,力挽狂澜,确保了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迹。
5月16日,成都,川航3U8633重庆-拉萨机组召开媒体见面会
红星新闻记者 于遵素
编辑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