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国际运动赛事落户成都。10月19-20日,“生而敢为,全力以赴”大运遗产系列活动——2019 Hurricane Criterium飓风国际自行车绕圈赛全球总决赛在成都举行。
该比赛共设男女固齿自行车绕圈赛、男女公路自行车绕圈赛四个组别,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上百名顶尖选手参加比赛。
↑2019飓风国际自行车绕圈赛全球总决赛,杨佑宁领赛。
成功巡回4届发起“飓风标准”
首创“Welcome to Chengdu”冠军奖励制度
据了解,固齿自行车又称单速车,也被爱好者称为“死飞”(Fixed Gear)。这类自行车车轮与脚踏板永远处于联动状态,即后飞轮被固定在花毂上无法自由旋转。目前,全球固齿自行车忠实粉丝约达6000万人。
Hurricane Criterium飓风国际自行车绕圈赛在全球固齿自行车爱好者中具备较高的影响力,拥有行业规则制定权。目前,该赛事已在北美、南美、欧洲、亚洲成功巡回4届,成为国际公认的Criterium绕圈自行车赛事。
此外,飓风还联合多个国家赛事组织及团体,共同合作发起制定了一项全新的国际绕圈赛评审标准——“飓风标准”,并被日本、韩国、法国等国同等赛事采用。
↑2019飓风国际自行车绕圈赛全球总决赛现场
本届比赛进一步完备了赛事形式,采取1.1km-1.5km 绕圈竞速赛及Long skid、直线竞速赛、Track stand等动作赛,并首创“Welcome to Chengdu”冠军奖励制度,将免费来到成都参加飓风国际总决赛作为每一站飓风国际赛的前三名奖励。
本届比赛在全方位提升竞赛观赏性的同时,还融入时尚青年文化、市集。赛事全球推广大使、著名青年演员杨祐宁亲临现场,领骑总决赛。此外,比赛还结合音乐、视觉、Pop up、街舞、Beat box 等多种年轻潮流文化,提升了赛事娱乐性与互动性。
↑选手比赛现场
创始人是个“90后”
立志打造中国人的国际自行车赛事
北京小伙王海波是Hurricane Criterium飓风国际自行车绕圈赛的创始人。上个月,记者曾在“时光博物馆”成都站偶遇了这名“90后”,当时他和朋友们正围着一台“二八”自行车,交流着自行车运动和赛事。
王海波娶了个成都媳妇,前两年来到成都生活工作。他告诉记者,因为热爱自行车运动,自己在读大学期间就立志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国际自行车赛事。2010年,王海波创立飓风自行车赛,并于2016年将赛事引入成都。
“首先,成都的气候非常适合。这里气候比较湿润,而且没有北京那么多的刮风天。这一点是专业骑行运动员非常看中的。”他说,成都物候条件绝佳,具备承载国际性、专业化自行车比赛的先天条件。
同时,作为一名赛事的创办人和骑行爱好者,王海波早已注意到成都在基础设施和城市管理上的大力投入和产出效果。以极快速度和高质量连片成网的天府绿道系统,刚好为骑行提供了难得的运动场地。
↑选手比赛现场
世界级赛事+名城
成都不是说说而已
除了Hurricane Criterium飓风国际自行车绕圈赛这样的自主创新独立IP赛事,成都还开始承办综合性世界大型赛事。
今年3月,成都赢得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权,大运会进入“成都时间”。8月,成都牵手世界大型赛事的正式“首秀”——第18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圆满举行,收获了全世界的认可。
在众多城市中,成都为何能在体育运动产业上突飞猛进、脱颖而出?
首先,成都已经具备成为世界赛事名城的硬实力。2018年,GaWC全球城市分级排名中,成都跃升Beta+,排名全球城市第71位。2019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上,成都连续4年位居新一线城市之首。
同时,成都位于“一带一路”的“机遇”枢纽,近120条国际(地区)航线将成都与世界相连。
不过,罗马从来不是一天建成,世界赛事名城建设道阻且长。为此,8月22日,成都启动《世界赛事名城赛事培育和体育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世界赛事名城全民健身提升行动计划》《世界赛事名城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计划》等8大行动计划。
未来三年内成都将完成49处场馆建设改造提升工作,推进天府奥体城建设,构建天府奥体城产业生态圈,逐步达到承办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国际综合赛事的能力。
在赛事招引方面,成都计划引入电子竞技中超联赛,并将足球亚洲杯、乒乓球世锦赛、F1汽车拉力赛等高级别单项赛事列为招引目标。
成都将结合天府绿道体系功能业态融合设置及各区域、各路段、各点位实际情况,制定天府绿道赛事活动组织、体育项目选择以及体育健身设施布局规划,形成绿道体育场地标准。到2021年底,打造10处体育功能各异的“绿道健身示范段”。
到2021年,成都将实现年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达3000场次,全市建成“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努力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届时,预计将有来自约170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及官员相聚成都。据测算,成都2021年大运会当年将接待游客达2亿人次以上,全市旅游业总收入达2500亿元以上。
红星新闻记者 曾那迦 李彦琴 摄影记者 王红强
编辑 陈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