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下午,2019年第11期“爱读I DO周末阅读分享会:寻找一个真实的时代——《西迁东还》新书分享会”在四川省图书馆举行。活动当天现场气氛十分热烈,百余位读者来到了四川省图书馆参加了此次活动。
《西迁东还》讲述了抗战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西迁至四川大后方的故事,其中包括马一浮、熊十力、叶圣陶、朱东润、南怀瑾、凌叔华、贺昌群、范旭东等,他们或创办教育,或著书立说,或重兴实业等,在蜀地留下了重要的历史印记。
作者通过查询档案、实地走访等途径,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命运作了细致入微的探查与研究,对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梳理,再现了他们在战乱时局下跌宕起伏的命运。
除了《西迁东还》作者龚静染,活动还邀请了资深媒体人、成都电视台主持人、作家谢伟,青年古琴演奏家邓丽珠,共同为读者朋友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飨宴。会后不少热心的读者朋友还和作者进行了交流,分享了自己的读书体会。
正式分享开始前,邓丽珠为现场读者们演奏了川派古琴代表曲目——《流水》,将分享会的气氛引至悠远。
分享会主持人由谢伟担任,他围绕《西迁东还》的创作、西迁东还的历史意义、四川文化的独特人文价值等话题与龚静染展开了精彩的对话。
谢伟首先以“为什么用‘西迁东还’作为书名”发问,开始了与龚静染的对谈。龚静染回答了“西迁”和“东还”的具体内涵,它指的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西移,抗战胜利之后又回到了江南一带。解释完书名之后,作者还从经济、文化、学术等不同方面,更为具体地和读者分享了“西迁东还”这段珍贵却鲜为人知的历史。
谢伟还和龚静染谈到了这部书的创作方法。龚静染谈到,《西迁东还》是他非虚构创作的延续,此前,他出版过与四川的历史文化相关的《桥滩记》《昨日的边城》等非虚构作品。与前作不同的是,《西迁东还》是一部以人物为主的书,但人物难写。他分享了自己的写作心得:一是要求材料上要有大量真实鲜活的细节,挖掘得越深越好;二是写作上应怀有“小人物之心”,小人物才代表众生之像,才能体现真实的人世。
龚静染出生并成长于乐山五通桥,多年来潜心研究四川的人文历史。在谈完《西迁东还》的创作后,谢伟和龚静染聊起了他们共同关心并一直以来都在研究的四川文化。他们谈到了四川的园林景观、寺庙建筑、文物保护等,因为这也是《西迁东还》中多处涉及的,而谢伟恰好是这方面的专家。
对谈结束后,龚静染和谢伟分别回答了现场读者们的提问,分享会在掌声中落下帷幕。
红星新闻记者 陈谋
编辑 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