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评论|不强制使用塑料书皮,“回忆杀”之后还需要什么?

红星新闻 2019-10-30 20:39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中小学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强生态环境意识的通知》,其中“努力实现‘无塑开学季’,学校不得强制学生使用塑料书皮,尤其不能使用有问题的塑料书皮”引起广泛关注。

一个小小的“塑料书皮”,为何引发众议,又为何牵动四部门的神经?

VCG41168635534.jpg

关注塑料书皮,源于包书皮是美好的记忆。上过学的人都知道,开学发新书后,大家做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包书皮,这是一种习惯,也是对书本的珍惜和爱护,大家也在包书皮时找到了诸多乐趣。

过去的书皮主要是旧挂历、旧报纸,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品美观和使用便利的要求日益增加,加之部分学校的强制要求,塑料书皮逐步取代纸书皮。塑料书皮虽好,但容易造成白色污染,更可怕的是,有些不合格的塑料书皮含有甲醛和苯,对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和体格发育有影响,因此,它也被部分家长强烈反对。

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厅联合发布通知,是基于生态环保,基于孩子健康,也是对社会问题的深切关注,对家长呼声的一种良性“回应”。

关注塑料书皮,在于其事如此细小,却“劳烦”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发文,强烈的反差让人吃惊。这意味着政府部门对孩子教育的重视,更在“抓大放小”管理中增添细致。

不过,政府发文的目的并不仅仅局限在一张小小的塑料书皮上,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环保理念。一个书皮可能对环境污染影响甚微,但一个学校、一个国家的学生共同使用的书皮呢?毕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环保是全民的事,应该从小孩抓起。一个人的行为习惯、认知建立是从小养成的,在中小学生中培养生态环保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正是时候。选择学生学习中每天接触的书皮来重点强调,就是用“以小见大”的方式,让孩子们意识到每一个塑料制品,一个小小的书皮,都会对社会造成白色污染,影响生态环境。

正如部分媒体所言:“不得强制使用塑料书皮”,是一堂环保课。这不仅是中小学生的环保课,更是一次全民的环保课。这一次网上广泛的讨论,帮助大众借“包书皮”的话题,回味幼时的美好时光的同时,也强化了环保理念。

不过要注意的是,《通知》仅提出了“学校不得强制学生使用塑料书皮”的要求,但没有解决中小学生该使用何种书皮的问题。中小学生对书皮的需求一直都在,禁止使用塑料书皮,那孩子们用什么包书呢?

倘若为了强化环保生态理念,却不积极寻找或制造相关的替代品,《通知》很可能成为“一纸空文”,难以执行。塑料书皮之所以在众多书皮中“脱颖而出”,源于其耐用、防水、方便且美观。有人可能会提议使用纸质书皮,纸质书皮环保,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但不能忽视的是,纸质书皮容易磨损破裂,这一缺点可能会让部分学生月月都得包书皮。谁又能坚持每个月甚至更频繁的包书皮“暴击”呢?

有人提出可以生产顺应时代、美观便利的产品替代塑料书皮,更有人提出可以把中小学生教材做成不易磨损的书皮,两种建议都挺好,也都能从根本上解决“塑料封皮”的问题。因而,我们期待家长孩子不再为“书皮”烦恼,更期待孩子们在一次“书皮”的替换中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红星新闻评论员 车前草 图源 视觉中国

编辑 刘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