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照片丨北门大桥、老九眼桥…盘点成都有故事的老桥

红星新闻 2019-10-31 17:53

有人说“成都是一座建在桥上的城市”,这话真不假。有资料显示,清末时期,成都有大大小小190多座桥。十二桥、九眼桥、驷马桥、安澜桥、北门桥……数不胜数!

春去秋来、时光流逝,很多桥不再是旧时模样,很多桥已不复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见证了成都几千年的历史,也承载了成都的繁华过去和辉煌未来。

《北门大桥》
摄影:李大忠

640.jpeg

摄于2000年北门大桥

说起城北的桥,最重要的当属北门大桥。

北门大桥,跨府河,位于城北北大街最北端,也是北门的主要桥梁,历史悠久。据《成都街巷志》资料,今天的北门大桥即清代的北门外的大桥,当时名为“迎恩桥”“大安桥”。但因桥在北门,成都人一直叫北门大桥。

前后经过多次改建,1952年,减少桥面坡度,改为缓坡。1966年,扩建为五孔石墩桥。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又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平桥。

老成都人都晓得,北门大桥再往下有“十八梯”,即十八级阶梯,曾经,附近的居民用水都要走过这十八个石阶才能挑水回去,包括桥边上的茶铺用水也是如此。

在当时的成都,北门比南门要闹热得多,而北门大桥也是见证了当年城北的繁华。

《老九眼桥》

摄影:夏宏君

640-1.jpeg

说到成都的桥,还不能不提九眼桥,它在成都桥梁史上占据着重要席位!

九眼桥,古名宏济桥,又名镇江桥,始建于1593年,距今有400年历史,是一座由石栏杆、石桥面构成的大拱桥,有9个桥洞,于1788年改名为九眼桥。老照片中的桥是老九眼桥,跟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新九眼桥(在原址新建)不同。

上世纪50年代前,老九眼桥是成都繁华的载货码头,全城的运输、物流几乎都会经过这里,热闹非凡。到了60年代中期,九眼桥经过加固维修、加宽,专供行人及非机动车通行。1988年,老桥西侧新建交叉钢架水泥预制桥,形成半立式交叉桥,据说这个半立交桥还是当时成都的第一座半立交桥呢。到了1992年,因有碍泻洪被拆除,老桥便消失了。但在建成到拆除的400年里,老九眼桥一直是成都的著名地标。

后来在原址上重建新桥。2001年,仿古九眼桥的主体建成,仍是九孔。而如今的九眼桥已成了一座古典与时尚并存的网红打卡地。很多人一提起它就会联想到“九眼桥酒吧一条街”,它的名气和地位一如从前……

(以上老照片为投稿候选照片,最终请以公布入选为准)

本次“献礼·找寻成都记忆”的活动由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和成都商报社、红星新闻联合主办。

截止昨日(10月30日),我们收到了共计2000+张老照片,其中大多数照片均是反映成都老街旧巷、老旧民宅、老旧名店、城市建筑、市政设施、道路、桥梁等历史变迁。

征集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将邀请相关专家成立评审组,对所有征集到的老照片进行筛选、鉴定和评比。11月底,将从中评出200名入围者,作品将由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收藏,并获得收藏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