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阅兵背后:“成飞造”22架战斗机的故事

红星新闻 2019-10-10 16:01

2019年10月1日上午,22架“成飞造”战斗机米秒不差地飞过了天安门广场的上空,以最为威武雄壮的姿态接受了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检阅。

据航空工业成飞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半年前接到任务通知,航空工业成飞高度重视,要求各单位调动一切资源全力确保阅兵保障任务圆满完成。

最终,航空工业成飞设定的“维护保养零故障,应急处置零差错,受阅装备零抛锚”的保障目标全面实现,五项任务指标百分之百达成。

航空工业成飞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阅兵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后,成飞公司共收到了用户部队5封感谢信和7面锦旗。 

精准排除故障,消除安全隐患

据航空工业成飞介绍,本次的阅兵任务,其保障规模、参阅机型、飞机数量堪称历届之最。任务标准高、用户要求严、参阅飞机状态多变对阅兵保障团队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严峻考验。

航空工业成飞的保障团队坚持“小事不过点,大事不过夜,事事不沉淀”的服务理念,以“0差错”的要求对待每一项工作,历时2个多月对全部参阅飞机进行了五大类问题的专项普查,并对可能导致空停的18类原因/隐患进行逐一梳理,消除了飞行安全隐患,对参阅飞机提出了“特情处置及最低放飞标准”,为参阅部队在关键时刻最终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同时,保障团队在不影响参阅飞机日常训练的情况下,组织精兵强将日夜奋战,在阅兵前一个月完成了全部29项影响任务执行的关键改装改进任务,保证了阅兵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效航材保障,解决资源难题

由于参阅飞机训练时间长、强度大,航材供应若是跟不上,将严重影响装备完好率和部队训练计划。

对此,成飞的保障团队多次赴用户部队驻地对接用户需求,分析评估用户航材备件使用情况,在任务初期便制定了科学详细的专项保障备件清单,并组织53个配套单位对参阅部队的所有备件进行状态清理。

同时,保障团队打通了内外部“绿色通道”,对内优化厂内资源的申请、调拨、发运、出厂流程,对外与国航、川航、成航、深航四家航空公司签订保障协议,在票务预留、快速安检、随机托运等环节构建了快速办结流程,有效地提升了保障备件的周转速率。

创新保障模式,提高响应速度

航空工业成飞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此次阅兵任务是其公司开展“全寿命周期服务保障”能力建设后的首次大型伴随保障,同时也是公司全新信息化保障手段“综合服务保障平台(ALIS)”从园区网延伸至阅兵现场的首次登台亮相。

依托信息终端的强大信息处理及数据传输能力,保障团队得以对所有参阅飞机的单机技术状态、技术通报贯彻、故障处置、咨询答复、人员保障、备件保障等18项业务65000余条信息进行实时数字化管理,实现了阅兵任务“装备实时状态可视化、保障资源实时可视化、保障任务实时可视化”三大目标,在快速响应、精准保障等方面对阅兵任务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党建服务现场,强化组织保证

另外,据航空工业成飞介绍,为满足用户高质量的保障要求和高强度的训练需要,助力阅兵装备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成飞公司党委审时度势,7月17日在保障现场组建临时党支部,吹响阅兵保障专项任务攻坚“集结号”,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坚守初心、共担使命、迎难而上,积极践行“航空强国”使命。

临时党支部以“教育驱动、纪律驱动、文化驱动、典型驱动、服务驱动”为抓手,将党建与外场有机结合,极大地凝聚了团队精神,有力推动了任务的圆满完成。

航空工业成飞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阅兵保障任务圆满完成后,成飞公司共收到了用户部队5封感谢信和7面锦旗。

陈正非 霍红敏 红星新闻记者 杨佩雯 袁野

编辑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