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一个以悠闲、宁静、洒脱、舒适、惬意生活著称的城市。最近几年,随经济发展,越来越国际化。如今的成都街道,也是各种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但很多老成都仍然怀念多年前那条幽深老旧又充满味道的巷子。那些斑驳、却充满记忆的地方,总留着它专属的老味道……
《东鹅市巷》
摄影:张西南
东鹅市巷,曾位于天府广场旁,因巷内为鹅市,故名。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每天早上很多人都会去这喝“早茶”、摆玄龙门阵,当时茶铺还有七星灶和说评书的呢。
后因扩建天府广场、修建人民商场,于1983年被拆除,消失于成都地图。据拍摄者张西南介绍,这张照片摄于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候的房子都是青瓦房、门板户,街坊邻居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还共用一个水龙头、一间厕所……
《2000年的成都纱帽街》
摄影:严永聪
在成都国际金融中心和远洋太古里之间,有一条老街——纱帽街,北接大慈寺路,南临下东大街,已有千年历史。分为北纱帽街、中纱帽街和南纱帽街,曾因专营手工业织品及乌纱帽而得名,先后经历了乌纱帽、戏装和汽车配件时代……
所谓“纱帽街”,自然与乌纱帽有关,当年乌纱帽的兴起,也是带动了这条街的商业,几乎每天都有官员来此挑选。到了清代,纱帽街不再以生产官帽为主,但仍然生产戏曲舞台上所需的乌纱帽,以及其他的戏曲服装。20世纪80年代以后,纱帽街逐渐成了成都名气很大的汽配一条街。
那个时期,女人们喜欢去春熙路买完服配饰,陪伴而来的男人就会前往隔壁纱帽街淘各种零件,那画面热闹非凡。
《彩扩一条街》
摄影:秦昌平
摄于1985年成都春熙北路口
如今的春熙路,是成都最热闹、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也是非常多喜欢买买买的人常逛的地方。但上个世纪的春熙路和我们现在看到的、感受到的还不太一样。
那个时候,逛春熙路跟现在不一样的是——主要冲电器去的。据说,上个世纪80年代的春熙路主要销售电器,电视机、收音机、洗衣机……都是些进口货。
此外,像照相馆、摄影器材店这些洋气的门店也是人“扎堆”的地方。据说,当时想买到凤凰牌照相机,一大早就要过去排队,那画面,大概跟如今排队买限量球鞋的壮观场景有得一拼!
春熙北路口那截儿当时还被称作成都的“彩扩一条街”。80年代末,彩扩开始兴起。那会儿满满当当都是接件冲洗彩色照片的店,一个接一个,蔚为壮观。
(以上老照片为投稿候选照片,
最终请以公布入选为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献礼·找寻成都记忆”
200张老照片火热征集中
本活动由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和成都商报社、红星新闻联合主办。
一、征集范围
1、反映成都老街旧巷、老旧民宅、老旧名店等的照片;
2、反映成都城市建筑、市政设施、道路、桥梁等历史变迁的照片。
二、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19年10月30日
三、照片要求
1、照片应为作者原创作品(2000年以前拍摄作品,包括2000年);
2、照片要求内容真实、影像清晰,不限尺寸大小,黑白、彩色、扫描均可。数码照片需提交未作电脑处理的电子版本,以JPG的格式通过电子邮箱提交;
3、每幅照片需提供文字,说明照片的拍摄时间、地点、记载的事件或人物以及作者姓名、地址及联系电话等。如果能将与照片相关的内容、故事、趣闻撰写成短文(传记、散文、随笔、考证均可)一并提交,入选机会更大哦。
四、参与方式
自愿参与本次活动的市民根据征集范围整理出符合要求的照片,在2019年10月30日前,发送照片至邮箱:1093748889@qq.com,或者发至“成都出发”微信公众号后台,留下手机号+姓名+一段话的图片介绍;
五、作品评选
1、征集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将邀请相关专家成立评审组,对所有征集到的老照片进行筛选、鉴定和评比。
2、从中评出200名入围者,作品将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收藏并获得收藏证书。
六、注意事项
1、所有照片须为提交人原创,如发生侵犯他人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行为及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纠纷由提交人自行承担。
2、凡入选此次征集活动的照片,主办方有权用于公益非营利性活动及社会公共服务,并在使用过程中尊重作者的署名权,不另付稿酬。
3、提交的照片扫描件不退,提交人可自留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