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维文谈金钟奖比赛:要在歌坛立住脚,必须经得起挫折的考验

红星新闻 2019-10-23 18:17

作为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阎维文此次担任了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民族)比赛评委会主任。

在10月22日晚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他坦言,这么多选手得到这么大的锻炼,再过2年才是这批选手出成绩的时候。“如果你想成长,如果你想在歌坛立住脚,这都是必经之路。所以,每个人要经得起这种挫折的考验,真的是这样。”阎维文甚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当年参加音乐比赛,也是历经多年磨炼才拿到第一名。

声乐民族组复赛现场

“要在歌坛立住脚,必须经得起挫折的考验”

今年6月,在担任金钟奖济南赛区评委时,阎维文就直言称,现在选手太过于注重所谓的方法,追求一种把自己声音做得很重、很壮,然后失去了自己的个性。

“我当时说,希望大家做一些减法,能够多注重音乐,突出演唱风格和个性。这才不到4个月,现在的选手整体水平都在提高,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无论是从赛事组织者还是评委,他都特别希望比赛中有特别冒尖的选手涌现。“这个比赛就是如此,选拔人才,选拔我们歌坛今后的后备力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今天我还跟其他几位评委说,我们在这里挑三拣四,是我们的工作。实际上我们在他们(选手)这个岁数时,还不如他们。他们现在的年龄能够把作品唱成这样,我觉得非常不容易。”

接下来的半决赛,选手每人要唱3首歌,不同风格的曲目,对于选手而言是很难的。“作为歌手必须掌握,但是在比赛中,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演唱这么多首歌曲,其实是很难的。但是我相信,能够让这么多选手得到这么大的锻炼,再过两年肯定会出成绩,涌现出更多的人才。我们历届的歌手包括我自己,也不是说一来比赛就上台拿了奖就走,都是经过了一次一次的失败,然后再一点点的进步,从三等奖到二等奖,再到一等奖,都是这样子。”阎维文说,这是年轻歌手成长的必经之路。

阎维文

“拉帘盲听,能够最大限度做到公正公平”

今年的中国音乐金钟奖,从选拔赛到复赛都是“拉帘盲听”,那是否能做到绝对公正公平?

阎维文对此也有自己的理解,“声乐比赛、艺术比赛(这么做),我认为合理是相对的,不可能是绝对的。我举个例子,比如说这87位参加复赛的选手,前五名肯定是大家认同的。即便每位评委有不同的审美,他的耳朵再有艺术上的不同,但还是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同时,这里面最差的,大家的判断也是一致的。但是中间这一块,差距有多大,这个就不敢说是绝对公平了。”

阎维文坦言,第一轮,有的选手选了他最拿手的民歌,有的则把好的曲目放在最后。“不是规定曲目,如果大家同唱一首歌,一个调,那一张嘴我就可以听出来。但因为是自选曲目,选手都有自己的考虑,所以这个一定是有差距的。但总体来说,晋级半决赛的选手名单是相对公正的。”

对于接下来的半决赛和决赛,阎维文充满了期待。“我们的歌坛需要一批真正有实力的年轻人,能够涌现在这个舞台上。他们得奖以后,还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在舞台上磨炼和实践。重要的是,拿到奖与没拿奖,一位选手的发挥、自信心完全不一样。他如果抓住这个机会,日后就可以在歌坛去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挑起大梁。”阎维文告诉红星新闻。

红星新闻记者 任宏伟 张世豪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汪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