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全面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重新规划下一个10年发展方向

红星新闻 2019-11-02 22:51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以来,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规模稳步扩大,双向投资日益密切,成为中国与自贸伙伴合作的典范。

2019年,东盟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2019年9月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商务部副部长俞建华指出,中国连续10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1-8月,东盟上升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截至2019年8月底,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额累计已超过2300亿美元。

2020年1月1日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10周年,也是东盟新成员国完成货物贸易最后一次降税的时间节点。同时,随着2019年10月22日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的全面生效,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发展水平。

今年11月初,李克强总理出访泰国期间将参加第22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10+1),各方将宣布制定《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行动计划(2021—2025)》,全面深化各领域合作。

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来看,当前也迫切需要根据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实际需要和新形势的变化,重新规划中国-东盟自贸区下一个10年的发展方向,促使中国-东盟自贸区继续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经贸合作基础。

416967034452049699.jpg

▲资料图: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泰国展馆。图据IC photo

1. 推动贸易投资均衡、可持续和创新发展

在货物贸易方面,在稳步扩大贸易规模的同时,也应促进贸易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帮助企业充分利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各类自贸协定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提升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进口博览会等平台的功能作用,继续扩大中国自东盟国家产品的进口,同时也需要深化彼此投资合作,以投资带动贸易更加均衡发展。

在服务贸易方面,应结合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项下服务贸易第三批开放承诺的生效,为各自的企业与居民开展跨境交付、境外消费提供便利,相互放宽对服务贸易行业设立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的限制,进一步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在投资合作方面,中国与东盟已经形成了双向投资均衡发展的新格局,今后应进一步发挥自由贸易园区(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广西、云南等)、境外经贸合作区(泰国、印尼、越南、老挝、柬埔寨等)、跨境经济合作区(中老、中越、中缅等)以及两国双园等各类产业合作平台载体的重要作用,创新园区与产业合作机制,持续完善优化双方的贸易投资环境,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关系,共同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

2. 推动高质量、高水平的“一带一路”合作

继东盟10国分别与中国签署双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后,2019年7月31日泰国曼谷举行的第52届东盟外长会议上,中国与东盟就“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对接达成一致,11月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将发表相关联合声明。以此为契机,中国应与东盟加快推动高质量、高水平的“一带一路”合作,通过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等东盟共同体建设愿景、规划以及东盟各国经济发展规划深入对接,以民生和可持续发展为重点,全面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提升合作效果与质量,使“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群体。

结合东盟在区域合作中一贯强调的环境和生态影响以及长期可持续性等理念,中国与东盟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按照各方普遍接受的国际通行规则标准,进一步规范企业经济合作行为,提高经济合作透明度,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共同打造更多高质量、高水平的“一带一路”合作项目。

3. 加强第四次工业革命与私营部门合作

当前,东盟国家普遍希望在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领域与中国加强合作。在此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各方将宣布把2020年确定为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同时将发表中国—东盟智慧城市合作倡议领导人声明。中国应依托在此领域的发展优势,与东盟以及其他域外国家推进数字贸易、5G标准以及智慧城市等新产业、新业态合作,加强经验与知识的分享,帮助东盟国家从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获益,同时更好地应对此领域的挑战。

此外,东盟也很重视包括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在内的私营部门的发展,希望其私营部门能够更好地参与区域和全球价值链。中国也需要重视东盟在此方面的诉求,在竞争中立的基础上与东盟国家加强私营部门以及相关规则领域的合作,共同创造有利于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区域发展环境,使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成果惠及更多中小企业与广大民众,为促进各国包容性增长发挥更大作用。

4. 深化RCEP合作 积极构建区域一体化新格局

东盟一直是自由贸易的倡导者,不仅自身致力于深化东盟共同体建设,同时还在积极推动与中、日、韩、澳、新、印6个对话伙伴国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

当前,RCEP已经进入到最后的冲刺阶段,各方在市场准入方面的磋商已取得很大进展,中国应积极配合支持东盟,努力实现在今年完成谈判的预定目标,进一步提振贸易投资信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同时,也应积极探讨RCEP与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现有区域贸易协定的合作对接,努力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共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格局,共同引领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发展方向。

商务部研究院亚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袁波

编辑 彭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