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第六届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新津分会暨第二届国际山地农业研讨会在位于新津的中国天府农博园举办。现场成立了山地农业科技联盟,发布《国际山地农业(新津)宣言》。
本次会议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新津县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天府农业博览园管委会、农业农村部西南山地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天府农博园乡村振兴研究院承办。
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主任卢肖平,世界农用林业中心首席科学家许建初,全俄罗斯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尤里·托卡列夫(YuryTokarev),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吕火明,中国农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梅旭荣等国际国内专家以及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农业专家共2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新津县主要负责人在会上辞职表示,展望未来,农业将是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农村将是遍布机遇的发展蓝海,“我们都是山地农业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推动者。真诚希望大家在此分享智慧、凝聚共识,共同探讨农业发展的未来,推动全球山地农业高质高效、融合发展。”
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山地农业,高质高效,融合发展”,经参观考察、大会交流和研讨,与会机构和学者在诸多方面达成如下共识。
如,山地农业发展是消除贫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重点区域和难点区域,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国际山地农业研讨平台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山地是江河源头,是最重要的生态屏障。但是山地又是生态脆弱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山地农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是世界农业农村发展的难点和重点,迫切需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值此第二届国际山地农业研讨会召开之际,为加速推进山地农业发展,提高山地农业的科技水平、内涵和质量,致力消除贫困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山地农业,高质高效,融合发展”为主旨,聚集科技、人才和特色产业优势,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牵头倡议成立国际山地农业联盟。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在会前,参会嘉宾分别参观了天府农博创新中心、张河果园子共享农庄,直观感受新津农业发展情况。
会上还举行了中以津惠智慧农场项目、中韩现代农业研究中心项目、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合作项目、中国天府农博园与四川省农科院院地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尤其是与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首次达成合作协议,为全球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探索了变革理念及路径。
《国际山地农业(新津)宣言》提出:
山地农业发展是消除贫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重点区域和难点区域,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国际山地农业研讨平台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山地农业发展必须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本原则,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并重。
山地农业发展亟需构建起具有优势特色和立体生态的农业产业体系和绿色生产技术体系,高质高效,融合发展。
山地农业发展亟需科技和人才队伍的支撑,通过国际国内大合作,培养一支具有国际视野、懂山地农业、热爱山地农业的科技人才队伍。
钟元春 红星新闻记者 雷浩然 图据新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