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副社长:教育、医疗、宜居和收入等指标,是幸福城市的重要标准

红星新闻 2019-11-25 18:16

在2019中国幸福城市论坛上,新华社副社长严文斌表示,进入新时代,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这些成为人民幸福的“最大公约数”,既是增强人民幸福感的着力点,也是此次幸福城市评选的重要标准。

微信图片_20191125180429.jpg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奖杯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 严文斌说,这就需要施政者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严文斌介绍,今年,瞭望周刊社和广州市合作,共同建设“中国幸福城市实验室”,实验室落户广州天河区,百度公司给予技术支持,初衷是为地方政府精准施政提供各类科学指标,为幸福城市建设提供依据和范例,把幸福城市评选模块化、数据化、标准化。

“专家研究表明,不是经济越发达、收入越高,幸福感指数越高。”严文斌说,对于幸福,每个人有自己的定义和标尺,见仁见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幸福内涵外延也在不断拓展延伸。

红星新闻记者 韦星  王春  广州报道

编辑 刘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