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的一家省级示范养老院,前后只存在了不到三年时间。为了这家“短命”的养老院,其创办人林梅英一直在向各方反映。
这家坐落于莆田闹市,实行医养结合、“酒店式养老”的养老院,曾得到福建民政系统的诸多认可。莆田市民政局曾表态,要将这种养老模式,“在全市各县区推广”。
这家养老院在搬迁过程中,遭遇了一场原因复杂的“打砸”,它没有去路,亦断了退路,随即,这家养老院迅速走向消亡。
如家养老院搬迁前外景
搞创新
她租宾馆大楼来做养老,在当地被称为“酒店式养老”
“创办一流”,是林梅英进入养老行业的初衷,她原本是一名医生,之所最终决定投资办养老院,“是因为我的母亲。”
林梅英有兄妹六人,其父离世之后,“我们就在想,如何才能让母亲安度晚年。”林梅英称,其兄妹均算孝顺,无论白天怎么忙夜晚都会风雨无阻的陪伴老母亲。他们前后为老人换了十几个保姆,但均不满意,“于是后来我提出,干脆自己开一家养老院,也好全心全意照顾母亲。”
“老人跟孩子一样,他们也喜欢跟同龄人相处。”因服侍母亲感同身受,林梅英立志创立一家“有情怀、有良心、为天下儿女尽孝”的养老院。为此她全国各地考察,甚至送女儿至北京攻读相关专业,“打算让她以后接我的班。”
她摸索出的方式,是租宾馆,结合自己的医学专业,用“医养结合”的方式来做养老,这种模式,后被当地称为“酒店式养老”。考虑到市面上养老护理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她还对护理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
与政府常常提倡的用郊区废弃厂房、农村生源不足的学校建筑来转型做养老院不同,“租宾馆来做高端养老,至少在我们莆田,我是第一个。”在莆田市城厢区建绣路260号,原高档酒店“蓬莱大酒店”,后改头换面变成了“如家养老院”,“如家,意思就是像在家里一样。”林梅英解释。
林梅英提供的签订于2015年10月21日的房屋租赁合同显示,其一共承租了1-7层62间客房、一层大堂等,租赁期从2015年11月10日至2025年11月09日止,初始月租金为13万元,“签订合同前,出租方说可以提供建筑工程平面图。”
林梅英投资上百万,在原酒店的厕所等重要区域添了护栏和扶手,并重新购置了护理床。因老人这个群体多有急病,林梅英又将宾馆一楼改为医疗室,聘请了多名全职医生。
但林梅英没有预料到,此后近三年,她都没有拿到建筑工程平面图。这一环节,无意中左右了如家养老院后来的宿命。
有前景
被选为“省级示范养老院”,是莆田地区唯一入选单位
如家养老院第一位正式入住的老人,是林梅英的母亲。
这家养老院最初采取体验式入住的方式吸引老人,数月后它就发展至“鼎盛期”。据林梅英讲,有时“一天都会进来好几个老人”,至后来其搬迁时,入住老人人数达到176人,年龄从50余岁至98岁不等,如家养老院在当地渐有声名。
2016年4月,莆田市民政局在接受福建《海峡都市报》采访时表示,这类“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将在全市推广。莆田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慈善事业促进科告诉红星新闻,该局曾对如家养老院的发展,给予了相当多的重视。
林梅英为老人过生日
2017年8月16闽民福【2017】51号文件,是福建省民政厅下发的《关于开展2017年养老服务示范工作的通知》,该通知所公示的《福建省2017年养老服务示范名单》载明,整个福建省的养老示范单位一共有9家,如家养老院是莆田地区唯一入选单位。
该文件称,为更好地组织开展“养老服务推进年”工作,实现养老服务精准发展,该厅决定开展2017年养老服务示范工作,其工作目标包含“总结先进做法,形成典型经验,引领带动全省养老服务精准发展”等。莆田市民政局对此文件做了进一步批示。
福建省民政厅养老事业处负责人黄云龙告诉红星新闻,9家养老单位之所以能入选,原因是它们有潜力、有前景,“将它们列进来,是督促它们尽快发展。”
如家养老院被评为省级示范养老单位的相关文件
要搬迁
为办消防手续享受政策扶持,她不得不为养老院寻找新址
林梅英的想法,是把养老作为一个产业去长久地运营。但她很快发现,仅靠收取老人的养老费用,实现这一想法很困难。
根据护理的等级,如家养老院收每位老人1500元/月—4000元/月不等的费用,“这费用不算高,入住的老人虽然多,但不能维持运营。”林梅英称,民办养老院,如无政府和国家政策的资金扶持,实难做大做强,“13万元一个月的租金,对我来说压力太大。”
林梅英解释,原如家养老院的出租方因无法提供齐全的建筑工程平面图,就不能办理房屋消防合格验收报告,没有这份消防报告,养老院就无法享受国家政策扶持。她因此与出租方产生纠纷,不得不另找一处可办理消防手续的新址。
2018年5月1日,林梅英同莆田市辉港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租赁合同,租赁莆田市城厢区学园南街嘉禾世纪广场三楼约2000平米房产作为养老院新址。
新址系当地知名商业地段“名店女人街”,毗邻龙脊山公园,“新址有一点让我很满意,这个公园可以当成老人休闲娱乐的后花园。”林梅英花了200万,对新址进行了装修。
林梅英本人也是名店女人街的业主,其称,装修期间,就有不少业主获悉如家养老院要搬过来。名店女人街的一些受访业主告诉红星新闻,如家养老院在当地小有声名,且得到了民政部门的认同,“当时我们还想,以后我们就近养老,子女探望方便,养老院在楼下,也没有什么不好。”
如家养老院搬迁的日期为2018年5月29日,农历的十五,算是一个好日子。因老人多,林梅英描述这是一次“艰难辛苦”的搬迁。
遇阻挠
嫌晦气?受挑拨?名店女人街业主力阻养老院搬迁
5月29日上午,风平浪静,至中午,便有业主挂出反对如家养老院搬迁的条幅:“坚决反对女人街开养老院”。林梅英没想到,巨大的阻力突如其来。
可林梅英再也不能回去了,“搬迁是准备已久的计划,加之旧址办不下养老许可,也不适宜长久运营。”林梅英说,当时如家养老院所有老人均已搬离原址,可大部分老人又无法顺利入住新址,“老人既无去路,亦无退路。”
林梅英所写的相关申诉材料称:5月29日中午,一大群“不明真相的人”开始对如家养老院进行围攻冲击,阻止搬迁;5月30日,如家养老院遭到了哄抢、打砸。其保留的相关视频,记录了当日众多人员哄闹、打砸、搬运财物的场景,名店女人街大街上一度被堵得水泄不通,多名老人在冲击过程中受了伤。
名店女人街属筱塘居委会管辖,居委会主任陈祖民称,如家养老院的新址系小区,位于闹市,人员众多,养老院搬迁遇阻,老人未能得到及时安置,导致楼道里散发着臭味,当时场面十分混乱,“业主的确有些激动,但只是搬东西,并没有打砸”。
林梅英称,她后来收集到反对理由主要是:此处是商业街,人来人往,并不适合开养老院,部分业主认为老人聚居于此有些“晦气”,担心老人会接二连三在此临终。但林梅英并不认可完全“业主阻挠”一说,其称,如家养老院遭此阻碍,是受到筱塘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郭凤珠的暗中操控,“她是莆田市家政协会的会长,曾要我交钱当副会长、秘书长,还要我的40名持证上岗的护工参加她的技能大赛,这些我都没有好好配合”。
对林梅英的相关指控,郭凤珠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进行否认,“看看我们的聊天记录就知道,我当初是多么支持她办养老院。”郭凤珠说,林梅英的相关指控拿不出实质证据,“是她的消防手续出了问题,后来又把事情弄得一团糟。”
2018年6月3日筱塘居委会发布通告称,经城厢区政府积极协调处理,经7位业主代表与城厢区政府、街道办事处领导对话协调,达成一致事项主要如下:如家养老院必须搬离;要求各业主依法依规行事,不要出现过激行为。
不甘心
仍在向有关部门反映其4点诉求,仍心系养老行业
针对如家养老院的相关问题,莆田市城厢区于去年6月初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共形成7项决定。
据会议纪要,就如家养老院内财物被毁坏及工作人员被殴打的问题,由如家养老院提供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符合立案条件的,由公安部门依法给予立案,严惩肇事者,并依法赔偿经济损失。
会议决定,由如家养老院租用涵江区夕阳红养老院,作为如家养老院名店女人街内的56名养老者养老场地过渡使用,并补贴如家养老院56名老人一个月每人2000元(共计112000)元的床位过渡费,搬迁期限为6月6日12点之前,否则取消补贴。
关于此事的专题会议纪要
主持此次会议的城厢区副书记郑松青称,当时如家养老院搬迁遇阻,是因为“安全的问题”,他未就其它问题作出解释。林梅英说,她未参会,也没接到参会通知,但此次会议后不久,老人被分流到夕阳红、同济、常太等养老机构,还有一部分老人回家请保姆,有的自找养老院,如家养老院自此名存实亡。对于为何没通知林梅英参会一事,郑松青和有关部门都没做回应。
林梅英认为,如家养老院是依法批准成立的养老机构,其通过房屋租赁进行搬迁,未触犯任何法律,业主如反对,可通过合理合法诉求,不应暴力激进,殃及老人, “后来的调查处理是法不责众的意思”。
负责调查处理此次冲突的城厢区凤凰山派出所相关民警介绍,事件目前已经“办结”,“没有打砸情节”,但林梅英称,包括45台电视机在内,其一共有35万余元的损失。对于林海英的说法民警没做回应。
而林梅英称她至今没收到一分钱的赔偿,因时间仓促无法在会议所说的限期内搬迁,也没领到112000元的补贴。对于林海英没有领到赔偿和补贴一事,郑松青和莆田市民政局都没再做回应。
搬迁后的如家养老院部分财物遭毁坏
事发一年多来,林梅英坚持向有关部门表达四点诉求:追究打砸抢人员的法律责任;赔偿其本人的财产损失与精神损失;赔偿部分老人的医疗与护理费;落实养老政策,帮助支持其继续兴办养老服务行业。
尽管被多次致电致函,但莆田市民政局相关部门未向红星新闻就如家养老院消亡的原因作出具体解释,仅称其搬迁“有些急”、“也有林梅英自己的原因”、“具体是城厢区负责”。
福建省民政厅养老事业处称,省民政厅至今未收到莆田市民政局就如家养老院问题的相关上报,“对9家省级示范养老单位,我们是督促多于肯定,不是说它们做得好才列进来,其中有的项目至今还在建。”该处称,如家养老院的问题“有些复杂”,“如涉及刑事事件,应由公安部门进行调查,我们只能对敬老养老业务进行管理。”
林梅英称,一年多过去,原如家养老院的老人有20余位离世,“我对他们每个人都付出了感情。”至于她本人,经此波折后已心力交瘁,“但如果我的诉求得到了落实,我想我可以从头再来。”
红星新闻记者 刘木木 发自福建莆田
编辑 包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