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城市竞争中的“制胜法宝”之一。 去年,全国各大城市使出浑身解数,出台新政吸引“人”。
而成都,再次站上领奖台。
2019年11月29日,在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上,“2019中国年度最佳雇主最佳引才城市”榜单揭晓,成都市、宁波市、青岛市、无锡市荣耀上榜。数据显示,这些城市在人才竞争中成绩亮眼,不仅引得来、还能留得住,人才质量也在持续提升。
这是一个什么奖项?
从人才流动和活力看城市影响力
这一次,是什么奖项?
颁奖现场
记者获悉,“2019中国年度最佳雇主最佳引才城市”奖项,由中国领先的职业发展平台智联招聘联合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发起,旨在以独立客观的立场,通过专业科学的调查和评选,从“雇主”角度去观察城市在人才吸引、保留和发展中的表现,从人才的流动和活力角度去衡量城市品牌的影响力,通过衡量当前中国一些重要城市在引才方面的效果,致力帮助城市建立专属的“雇主品牌”。评选结合最佳雇主评审委员会打分,并基于智联招聘平台大数据、获取城市在人才吸引力、人才保留率、人才活力三个维度上的综合得分,形成城市引才排行榜。
《中国城市引才表现大数据分析报告》调研显示,凭借着不可预知的多样性,超级大城市吸引人才、建立规模具有天然优势。从数据分析来看,1000万+城市的人才保留情况最好,流失率仅为14%。其中,成都非本地户籍人才的流失率低于总体情况,仅为7.04%。
为什么是成都?
从“人才新政”到产业功能区
低人口流失率,离不开高质量的政策吸引以及城市本身的基础和魅力。
2017年7月,成都出台了历年来含金量最高、惠及面最广、支持力度最大、针对性最强的“成都人才新政12条”,提出了“先落户后就业”、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发放蓉城人才绿卡等12条具体措施,政策出台后迅速在全国掀起了“引爆”效应。截至目前,累计吸引超过32万本科及以上学历青年人才落户, 人才总量已突破529万。
颁奖现场
这不是成都人次第一次站上舞台。
去年8月3日,百度发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中国城市活力研究报告》,选取中国100个主要城市,通过大数据客观反映城市人口吸引力、人才吸引力状况。报告显示,在新政城市人才吸引力排行榜,成都名列第二,仅次于北京。
城市发展到今天,不以人口数量和人才数量取胜,而以人才与产业的匹配度、人才团队与城市战略匹配度取胜。如今,成都人才工作正在迈入新的阶段,上接城市战略、下接企业需求,构建更具竞争力、更加精准专业的政策体系,聚焦“5+5+1”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功能区建设,为成都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成都市大力实施人才工作品牌化战略,着力打造 “蓉漂”人才工作品牌,以“蓉漂”冠名重大人才工程、重大人才活动和服务载体,形成六大拳头产品——“蓉漂计划”“成都蓉漂人才发展学院”“蓉漂人才荟”“蓉漂人才日”“蓉漂青年人才驿站”“蓉城人才绿卡”,以及“蓉漂+”系列衍生产品,极大提升了成都人才工作的显示度和城市影响力。
靠什么留下人才?
“幸福城市”引才背后还有“吸金力”
一座城市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吸引人才,还在于留下人才。
近日,成都荣获“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第11次蝉联冠军;同时还获得了“城市吸引力最强市”、“幸福就业强市”两个单项奖。此外,2019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报告显示,成都排名第93位,超过深圳、武汉;本地高校应届生留存率居全国第3,仅次于深圳、上海,成都已成为新一线城市中最受年轻人喜欢和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城市。
成都
成都还多措并举,为“蓉漂”落户提供便利,包括精减申领异地身份证手续、优化居民身份证工作流程、进一步拓宽服务渠道等等。
成都多措并举稳定就业形势,包括推动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发力、促进人力资源供需有效对接、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加强重点企业和项目用工保障等。
政策“组合拳”方面,除了出台全民技能提升计划实施方案,还制定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办法、暂时困难企业稳岗补贴审定办法等。
政策与举措之外,更重要的是,成都这座城市的经济活力一直在高位稳增长。刚刚出炉的前三季度数据中,成都经济增速已经连续11个季度保持在8%以上,从2017年一季度到今年前三季度,成都经济运行几乎为“一条直线”。
从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到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动员大会,从“4个100亿”地方奖补政策到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家规划,成都不断提升城市能力,增强对企业、资金、人才等要素吸引力,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另一方面,良好的投资环境、营商环境,也提供更多高薪岗位,2019年前三季度,成都世界500强累计落户达296家。2019年前三季度 ,吸引外资能力不断增强,外商直接投资(FDI)16亿美元,同比增长5%。新批或增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外资项目76个。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曾那迦
编辑 刘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