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风雨兼程
70年砥砺前行
70年春华秋实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大地上的农事巨变,四川蔬菜产业发展生机勃勃。
(彭州小鱼洞鱼凫湿地—乡村振兴农旅结合的典范 张勇摄影)
你是否还记得,曾经穿行在田间巷弄的“鸡公车”,伴随着“叽嘎叽嘎”的声音,在八十年代的泥土里留下岁月的车痕。如今农业运输劳作工具大变样,快铁开到农户家门口,彭州除了有四川首条“四改八”高速公路,成彭快铁也是成都市区连接彭州市的交通“大动脉”。
《多拉快跑》李豫龙 摄影
《菜博会会展科技》余波 摄影
你是否还记得,曾经每家每户扛起扁担到菜地里挑水施肥,一根担子连接着老百姓自力更生的回忆,却压弯了菜农们的腰。而如今四川生态农业与现代科技结合,无土栽培、智慧农业、无人机播散省时、省力。
郝维平 摄影
(上世纪80年代,成都,菜地施肥)
《无人机播撒》
(摄于2019年,由于省时、省费用,现在的田间管理,无人机越来越多的取代了人力)
从寒耕热耘,雨淋日炙到无人机械化、自动化。四川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冬春蔬菜”和“南菜北运”生产基地。2018年,彭州市濛阳镇果蔬交易量达580万吨、交易额370亿元,是农业农村部八大重点批发市场之一。
《生态民居-蔬菜清韵 社会主义新农村》
刘国辉 摄影
11月1日,代表中国蔬菜产业顶级水准的专业展会——第十届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以下简称“菜博会”)在彭州濛阳正式拉开大幕。“蔬乡新风貌”摄影展作为菜博会的重要组成之一,用近百幅摄影作品展现四川蔬菜产业历史巨变。
自10月22日始,菜博会组委会推出了“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蔬乡新风貌’影展征稿活动”,围绕“农业 农村 农民”这个主题,展现中华大地上的农事巨变,特别是以彭州为代表的四川蔬菜产业发展成果。
征集到的优秀作品在菜博会的田园现场进行展出。一张张承载记忆的老照片仿佛一条时空隧道,让参观者从寒耕热耘的时代一步步走向全新的农业技术和新农村,切身感受中国农业的成长之路。
郝维平 摄影
(上世界80年代,成都丰收场景 )
《彭州红岩镇无公害蔬菜大获丰收喜悦的心情挂在村民脸上》
文德军 摄影
(2018年,彭州红岩镇无公害蔬菜大丰收,村民脸上挂着满满喜悦 )
《立体农场》
罗国杨 摄影
(彭州启航立体农场是西南第一家采用全封闭式立体水栽培种模式的植物工厂 )
截至29日(截稿日),大会吸引了众多摄影师加入到这场以土地为名的摄影大赏的创作者行列,共收到近千幅摄影作品,一些拍摄农业题材的老摄影家也纷纷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作品。把美景拍进相机,把美好印在心底,共和国70年,摄影师们用镜头刻画出一幅幅大地新篇章。
《花海中的坝坝宴》
李荣伟 摄影
(花海预示着丰收,菜农们摆上坝坝宴共同欢庆)
《成都平原新农村》
王欢 摄影
(摄于2018年6月,如画的水田,游玩的人群,晴朗的天气,构筑一幅川西田园风光美景)
《绿岛健身》
罗国杨 摄影
(彭州990公里的绿地,串起风光秀丽的田园,郁郁葱葱的林盘,成为百姓休憩健身的好去处)
《竞技》
罗国杨 摄影
(各项体育赛事竞相落地成都,文体工农商“全面开花”)
本次摄影展分“回眸”“发展”“飞跃”三个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展现建国之初、改革开放后、十八大以来,以四川为代表的全国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展现了四川彭州自2010年举办菜博会以来,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深入挖掘农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潜力,用10年时间打造出集“招商引资、贸易洽谈、展示展销、行业交流、田园体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农商+旅游”的国家级农业会展品牌。
(“蔬乡新风貌”摄影展现场)
(“蔬乡新风貌”摄影展 罗国杨 摄影)
还有哪些照片在菜博会现场“榜上有名”呢,那就赶紧去彭州濛阳菜博会现场一探究竟吧!
红星新闻记者 郑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