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盐市口,一直是成都繁华中心的象征之一,周围聚集了新世界百货、新中兴、泰华、染房街等商业地标,非常兴盛、热闹。那些年能住在盐市口附近的人总自带优越感,就连穿着、打扮也能用洋气两个字形容。而以盐市口商圈为中心的染坊街小商品市场,更是那个年代的“商业王者”。从上个世纪80年代,这里就成了“市中心版荷花池”、成都女人街以及线下的淘宝店,在成都人的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1573550576143129.jpg 1.jpg]()
![1573550589487043.jpg 2.jpg]()
染房街,傍靠流经城内的金河。据《成都街巷志》记载:“相传早在唐代金河开通以来,就有人家利用河滨之利在这开了第一家染坊,以后逐渐形成以染布、染绸为特色的街道,被称为染房街。”据说,最鼎盛的时候,在染房街有各种手工作坊200多家。后因金河堵塞、江水不畅,染坊大多迁到了城外。到了民国时期这里就几乎没有染房了,变为了集合了各类手工艺作坊的街道。据《华阳县志》记载:“沿城染房街百余坊,专攻骨角为业,制成纽扣、牙刷、骨牌之类数十种。”到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染房街因市中心的位置优势,逐渐演变成了成都的日用小商品市场,是成都市中心著名的小商品批发零售一条街,也成了当时最闹热的街道之一。染房街深受成都人喜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在这里买到自己中意的商品。尤其女人们总能在染房街找到自己喜欢的丝巾、发夹、链子、背包……因而染房街又叫“成都女人街”,是当年成都女人们“捡相因”“买买买”不可不去的地方。![1573550616166427.jpg 3.jpg]()
![1573550626133608.jpg 4.jpg]()
2007年,因城市改造,染房街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本次“献礼·找寻成都记忆”的活动由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和成都商报社、红星新闻联合主办。
截止昨日(10月30日),我们收到了共计2000+张老照片,其中大多数照片均是反映成都老街旧巷、老旧民宅、老旧名店、城市建筑、市政设施、道路、桥梁等历史变迁。
征集活动结束后,主办方将邀请相关专家成立评审组,对所有征集到的老照片进行筛选、鉴定和评比。11月底,将从中评出200名入围者,作品将由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收藏,并获得收藏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