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由知名学者赵明教授撰写、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书《历史与正义:司马迁如是说》于首届天府书展举行阅读分享会。
活动现场
赵明是四川人、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致力于法哲学与中西方思想史研究,这次为何会写一本关于司马迁的故事。他说,“因为《史记》是我的最爱。”过去30年来,他看得最多的书就是《史记》。
11月30日,作家赵明出席活动,以“何以‘绝唱’”为题,与读者分享了自己30年研读《史记》的心路历程以及本书的出版始末。此外,成都明伦书院院长施文忠、青年学者齐义虎博士、青年学者郭飞博士,也应邀来到现场,担任嘉宾,就相关问题与作者展开对谈。本场分享会由商务印书馆成都分馆总编辑、资深出版人丛晓眉主持,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副总编辑李平出席活动。
《历史与正义:司马迁如是说》辑录了赵明近年来关于《史记》最具代表性的六个讲座。《历史与正义》是对《史记》与司马迁的一次深度解读,同时,回答了如下问题,中国文化的“品”是什么?何谓“英雄”?谁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英雄”?什么是“正义”?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想些什么?司马迁期待千年的“后世圣人君子”出现了吗?“古今之变”机关何在?……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中国人的心中萦绕千年,而这些问题的答案,便深埋在《史记》和司马迁的生平之中,静候着“后世圣人君子”的发掘。
主持人介绍,此书成稿之初即得到学界的广泛好评。史学家易中天教授的评价一针见“血”:“复盘历史不但要有史料、史观和史识,还要有血性,这就是赵明这本书给我的启示。”而哲学家邓晓芒教授则剥茧出以司马迁、鲁迅为代表的文英雄作家谱系及其当代传承:“鲁迅说,读中国历史,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但字缝里却只有两个字:‘吃人’;然而,他却盛赞司马迁的《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为什么?读一读赵明君的《历史与正义》,你或许会恍然大悟。”
互动环节,读者提问,赵明一一作答,激起了思辨的火花,短短一个小时的分享活动,干货满满。“最佳的阅读姿势是既读其书又听其言,”有读者表示,“阅读是以文字为媒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而阅读分享会则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参与感和带入感更强。”
红星新闻记者 陈谋
编辑 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