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余万元推动传统产业发展 巴塘助力群众脱贫增收

红星新闻 2019-11-29 18:21

秋冬季节交替之际,恰逢一年蜂蜜采收之时,趁着好天气,格绒翁堆正忙着采收蜂蜜。“采蜜咯!这些都是我的宝。”11月28日,双流区对口援建的甘孜州巴塘县藏族老乡格绒翁堆边用手轻轻打开了一个蜂箱。“一个蜂箱就能取蜜12斤左右,能卖1000多块钱呢。”这是格绒翁堆养殖中蜂的第一个年头,作为养蜂新手,格绒翁堆初尝蜂蜜带来的“甜头”。

微信图片_20191129180552.jpg

据介绍,巴塘县自古就有养殖中蜂的传统,农牧民在种植上至今仍然没有使用农药化肥的习惯,这就确保了蜜源的原生态,为高质量野生蜂蜜提供了保障。

目前,巴塘县已在中心绒、昌波、地巫3乡,打造形成了以中蜂为支柱的产业区,扶持成立养蜂合作社5家, 蜂产品加工销售企业2家,1045户养殖户共养殖中蜂8040桶,年产量8300余斤,产值330余万元,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实现减贫324户2165人。

为推动传统产业发展,近年来巴塘县坚持“北旅中农南水”的发展战略和“果蔬肉药蜜”五大产业发展布局,整合涉农资金3000余万元,先后建成了莫多苹果、昌波藏猪藏鸡、中心绒中蜂、党巴雪菊、甲英核桃、中咱毛桃、苏哇龙酸石榴、南区海椒等基地数万亩,辐射带动全县61个摘帽贫困村2000余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奔康。

微信图片_20191129180610.jpg

在做好产业基地的同时,当地还立足品牌塑造,着力打造好涵盖45个品类的“五彩藏乡”产品,已成功申报巴塘苹果、巴塘核桃、巴塘南区海椒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个,熠祥核桃油省级名牌产品1个,3180矿泉水、雪菊、苹果等省级扶贫商标产品6个。

 “以前怕自己没资金、没技术养不好,养出来也怕没销路,但现在完全不用担心,政府大力支持我们,资金上有帮扶、技术上有培训、销路上有安排,完全没有后顾之忧,现在都是放手大胆去干!我就安心做个‘养蜂人’了。” 谈及未来的日子,格绒翁堆充满自信。

微信图片_20191129182000.jpg

杨丹 红星新闻记者 雷浩然 图据巴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