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运毒正“攻陷”欧洲 背后竟是南美毒枭的“线路图”

红星新闻 2019-12-11 19:37

th.jpg

西班牙警方查获的毒品走私潜艇。图据CNN

据法新社报道,11月底,西班牙警方在该国西北部加利西亚地区截获了一艘专门走私毒品的自制潜水艇。警方从潜水艇上搜出了重达3吨的可卡因,价值约1亿欧元。

据了解,这是在欧洲破获的首个用潜水艇走私毒品的案件。在此之前,这种走私行动大多都发生在中南美洲地区。

而由于这些自制潜水艇大多是用完即弃,北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和加那利群岛正在成为这些毒品潜水艇的墓地。

毒枭用潜水艇运毒,欧洲破获首例

据报道,西班牙警方于11月23日在加利西亚地区海外截获了一艘长达20米的自制潜水艇,当时这艘潜水艇已沉没,3天后才被打捞上来。警方清点潜艇上装载的毒品数量,发现了152包可卡因,重达3吨,价值约1亿欧元。这是欧洲破获的首个用潜水艇走私毒品的案件。

据报道,这艘由大型快艇改装而成的潜水艇从哥伦比亚出发,途经北大西洋佛得角,一路北上到了葡萄牙。原计划是行驶到没有警方监视的加利西亚海域,把毒品转交给当地的接应人员。

1000 (1).jpg

西班牙警方查获的毒品走私潜艇。图据CNN

警方分析认为,由于当时恶劣的海况,加上引擎故障、燃油准备不充分等原因,潜水艇难以维持,走私人员不得不弃艇逃离。由于过于匆忙,艇内毒品没有来得及转移。

报道称,这艘运毒潜水艇从外观上看,进行过精细化的设计,内部也有合理布局,以满足驾驶人员较长时间在海上潜航的需求。由此可见,毒枭们也走上了“高技术”贩毒的道路。

“高技术”贩毒:躲避雷达侦查

据报道,在此之前,中南美洲毒枭多采用快艇走私毒品。进入本世纪之后,随着监视雷达性能的提升,警方打击此类犯罪变得相对容易。为躲避打击,毒枭开始采用潜水艇运毒。如果向美国走私毒品,海上走私被打击的数量仅仅为陆上走私被打击数量的1/3。

往北美走私毒品的时候,毒枭不需要体积庞大的潜水艇,长度在14-15米的就足够。这种专门用来走私毒品的自制潜水艇被称为“大脚”(Big Foot)。2006年,缉毒人员在哥斯达黎加160公里海域发现了全球第一艘“大脚”,并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些潜水艇基本上能承受航程中的水压,而且能在海平面以下1米的位置潜航。为躲避检查,还设计了可以伸出海平面的潜望镜,用来观察附近异常情况。这种潜水艇无法被雷达发现,即便被声呐发现,也往往会因其体积太小被误认为是鲸鱼。

但如果是向欧洲走私毒品,需横跨大西洋,须建造能够输6吨毒品的较大潜水艇,其引擎必须达到2000马力,要能够在海上持续航行25日左右。

造价高昂却用完即弃,出现潜水艇墓地

据报道,这种速度为8节、可以搭载3-4名成员的潜水艇,造价大概为150万-200万欧元,最高的可达500万欧元。但即便造价如此昂贵,这些潜水艇都只用一次就被走私分子抛弃。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通过这样的方式走私一次毒品获得的回报远远高于潜水艇的造价。

5df0b1cdf1128.jpg

一艘被抛弃的自制运毒潜水艇。图据法新社

比如,这些毒品从哥伦比亚周边被运到墨西哥之后,价格就会暴涨500%。从墨西哥再运到美国主要城市之后,价格还会再上涨70%左右,从而给走私者带来了巨大利润。而这些毒品若是卖到欧洲,价格还会更高。

专家们表示,正因为存在暴利,作为中转站的北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亚速尔群岛正在成为运毒潜水艇的墓地。只要往那些区域进行一次航行,就会发现15-20艘被丢弃的运毒潜水艇。

运毒过程风险大,如同与死神同游

报道称,对于这些运毒潜水艇里的船员而言,走私的过程如同在跟死神同游般可怕。一名走私分子被美国警方逮捕之后,被判入狱27年。他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讲述了在海上的可怕经历。

他说:“在潜水舱里,基本上是呼吸很困难的状态。我的一个弟弟就是因为忍受不了舱里的水压和高温而突发心脏病死在里面的。”据他交代,从事潜水艇运毒的大部分都是渔民,如果仅靠打渔为生,他们每个月最多挣200美元。但如果是走私毒品,大概一趟能挣1万-2.5万美元。

除了死亡的威胁,这些走私者也会面临其它风险。如果被逮捕并被判刑,毒枭们根本不会来“营救”。另外,这个行业也有“黑吃黑”的现象,老船员侵占新人报酬的事时常发生。同时,他们还面临着被“告密”的风险:被判入狱的走私者为了减轻罪刑,通常会向警方检举揭发。

报道称,南美洲毒品流向欧洲的主要国家是比利时、荷兰以及西班牙,其中西班牙最早被“攻陷”,而上述案件正好就发生在西班牙的加利西亚地区。

红星新闻记者  王雅林 罗天编译报道

编辑 张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