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第一天的成都,有序的生活开始了

红星新闻 2020-02-03 22:19

2月3日,星期一。这一日,成都天气晴,天空蓝,好些天都没多少汽车的马路上,有了穿梭的车辆。车不多,很有序。

5e3802bdda19b.jpg

菜市场全都开门了,新鲜的蔬果码得整整齐齐。办事服务大厅也开门了,人很少,但消毒、服务,毫不含糊。即便报号大屏上只有两个号,办事群众也有序地预约、静候。

地铁、车站也在如常运转。不同的是,乘客并不多,反而工作人员不少。他们为乘客逐一测体温检查,在车内外清洁、消毒,不留缝隙和死角。

gifhome_1440x1080.gif

城市在有序地运转着。处于抗疫特殊时期,出行的人仍旧不多,但这座城市的公共服务在尽其所能妥帖地保障着每个人的需求。而这座城市的人们,也在细心而尽责地维护着生活的秩序,呵护自己与他人,也呵护着城市大家庭。

生活

农贸市场纷纷开业

快餐店内顾客自觉洗手消毒分散就餐

餐饮店陆续在开业。3日中午12点,记者来到乡村基(航空路店),店内有不少顾客在用餐。他们将口罩放在桌边,一人坐一张桌子,避免聚集。而坐在一桌的顾客,也尽量避免面对面用餐,而是交错坐着,静静享用自己的午餐。

乡村基内的食客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乡村基的门口设置了一个简易“消毒站”,配备了消毒水、免洗手消毒凝胶,进店的顾客均可使用。店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放假期间,店内也一直在营业,“前几天顾客比较少,今天算比较多的,大家在门口都很自觉地自己洗手消毒,在店里也没有扎堆坐在一起吃。”

乡村基内的消毒用品

农贸市场也已纷纷开业。中午一点,记者来到武侯区锦晖西二街的锦晖市场。在市场入口处,市场保安对每一位进入菜市的人都会进行体温测量。不过,该保安告诉记者,因为疫情影响,市场缩短了营业时间,“以前是早上八点到晚上九点,现在晚上七点就关门了。”

锦晖市场

据成都市商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金泉表示,随着全市各餐饮企业陆续恢复经营,将针对防疫需要,更新服务方式。比如,成都市商务局已发动了30多家比较大的连锁餐饮企业、总共近300多个门店开发预定自取等配送形式。

市民通过外卖配送员在超市里购买商品

另一方面,家政、理发店等也在陆续开业。不过,张金泉称,这些企业、门店上班需要满足相应防疫条件。

在凯德天府的自由女神发型店,平日里发型师加助理等工作人员,共有20多人。记者3日在店内看到,店里有6名工作人员。“现在每天只安排几个人值班,”前台经理佳佳告诉记者,店内每天会消毒两次,也会测量体温,同时,商场每天也会对员工进行三次体温测量,“进商场时,中午,出商场时各一次。”

自由女神发型店

出行

地铁进站测体温

公交车不消毒不上线

许多人在陆续返程,于是城市交通也比前些日子的人气稍旺。但人还是不算多。 

市民戴上了口罩,在公交车站前有序排队上车

3日上午,记者来到骡马市地铁站,列车到站时会有零星乘客出站,进站的人数也很少。

不过工作人员却一个不少,安检、排查、测温、消毒……还未刷卡进站,记者便在闸机上看到了消毒液擦拭过的痕迹,乘坐扶梯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正在对扶梯进行喷洒消毒。

乘客需通过体温检测才可进站乘坐地铁

一辆列车驶进站,记者看到,上下车的乘客比平时要少很多。进入车厢,乘客间隔着很远的距离坐在位子上。虽然隔着口罩,仍能明显闻到一股消毒水的味道。

“除了人少了点,以及进站测体温,人人戴口罩,其他跟往常没啥区别。”乘客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住龙泉驿区,今天开始远程在线上班,出门坐地铁是到公司取东西。据李先生介绍,他早上9点乘坐地铁2号线到天府广场,车上人数大概仅有平时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地铁的工作人员却一丝不苟,一遍一遍在消毒。

地铁保洁人员正在进行全站消毒

“今天早高峰期间,天府广场站进站人数约100多人,出站人数约600多人。”据成都地铁运营公司天府站区站区长戴香琼介绍,今天早高峰期间的人数相比前两天有一定的增加,但并不明显。“早上为了应对早高峰,我们在每个车厢门口安排了工作人员,之后将根据客流变化,动态调整工作人员上下班的情况。”

虽然乘车人数少,但防疫工作却一点不敢减轻。据戴香琼介绍,车站在原有清洁消毒基础上,增加消毒频次,确保地铁站内电扶梯扶手、自动售票机、座椅、闸机等区域及设备设施的清扫与消毒每日不少于4次;针对客流较大的重点车站,每2小时进行一次清扫与消毒。同时,在地铁各站的出入口外和站内还分别设置了隔离区。

地铁重要站点均设置了临时隔离区

公交车上人也不多。3日中午,记者从四川省人民医院乘坐59路公交车,车厢内只有两名乘客。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常规公交线路均正常运行,根据客流情况实时调整发车频率。成都公交集团要求重点对公交车扶手、座椅、垃圾桶等车厢部位进行清洁消毒,做到车辆不消毒不上线;各公交场站座椅、卫生间等公共设施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站台保洁人员正在进行日常消毒

办事服务

房产办证大厅开门了

业务倡导“不见面”办理

2月3日,成都市住建局草市街政务窗口、房产分中心、城南办证点也正式开始对外服务。

2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后子门的成都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房产分中心,看到在进入一楼大厅的入口处,约五六名市民正在排队由工作人员检查体温,完成体温登记后,他们逐一进入大堂,进行取号办理。

成都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房产分中心门前,办事群众在有序排队测温登记

市民张澜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来办理的是二手房过户手续。她年前就预约了办理时间,因为家中有特殊情况需要尽快办理,“不然我就推迟了”。她说,看到大厅内人少而有序,工作人员都戴着口罩,大厅还飘着消过毒的味道,自己还是很放心。“其实整个办理过程并不怎么跟人近距离接触”,张澜说,办事的人不多,而且叫了号才走到窗口前,距离窗口工作人员也有一米左右,“感觉相对还是有安全感的”。

其实大厅中相对最“繁忙”的窗口,就是张澜所去的存量房交易办理业务的窗口。记者10点半左右在现场看到,叫号的大屏幕上只显示着两个号码,窗口前一家人正在填写材料进行办理,身后无人排队。

房产分中心内的办事窗口

成都市房屋产权交易中心受理一科副科长张波告诉记者,年后本就是办理房产相关业务的淡季,而成都市住建局为了防范疫情,推行了大多业务的在线办理、预约办理机制,所以前来窗口办理的群众不多。“今天来办理的基本都是年前预约的”,他说,年前有44个号预约,但出于对疫情的防范,许多预约号都主动推迟了办理时间。

张波表示,为了确保办事群众的健康安全,避免交叉感染,进入办事大厅前要求群众必须佩戴口罩,配合体温检测,进入大厅后有序排队等待。大厅进行了严格消毒,工作人员均佩戴口罩办理业务,此外,整个大厅也设置了体温检测点、口罩专用丢弃和回收垃圾桶,每天对专用垃圾桶进行专门处置和消毒。

据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减少办事群众聚集,该局建议企业工作人员、市民朋友采取“非急缓办、急事网办、必办约办”的方式办理业务。目前,多数办事群众已采纳了在线办理的方式,尽量不来窗口。

“我们建议如无紧急特殊事项,企业和市民朋友尽量推迟或延期现场办理审批业务,减少人员聚集,”该负责人表示,“当然,我们也要确保有急迫需求或者网上操作不便的群众,来大厅办事时,得到安全、有序的服务”。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彭惊 闫宇恒 

摄影记者 王红强 缪睿哲

编辑 周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