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凌晨5点左右,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丁寻实接诊了一位70多岁的病人,心梗十余小时,非常危险,但因疫情来临,为不出门的承诺,老人愣是在家“硬拖”,最后不得已被家人“架”上救护车。
手术现场
在手术台上,婆婆仍对医生说:“医生,可不可以等过了这一段时间我再来做手术……”
今年76岁的龙婆婆家住都江堰,自疫情发生以来,她便“听话”在家不出门,每天在家看电视,听新闻,带口罩,防护措施做得严严实实。
可就在昨日(11日),心梗却“找上了门”。据婆婆家人介绍,从11日开始,在家中休息的婆婆出现了胸闷、恶心、呕吐、四肢冰凉等症状,就在家人准备带她去医院检查时,她严厉拒绝,“就在家里待着,不出门。”
家人一开始和她僵持不下,最后看着婆婆的情况实在越来越严重,家人才不得不把她“架”着去了医院。
由于当地医院无法做心梗手术,在提出转到成都医院时,婆婆又急了,“不去,哪儿都不去。”最后,在家人的劝说下,才把婆婆送到成都市三医院。
手术现场
丁医生记得,他在术前询问病情时,婆婆虽然状态很差,但一直戴着口罩,防护意识很强,就算呕吐后,她也会立即将口罩戴上。而让丁医生印象最深刻的是,“婆婆已经躺在手术台上了,还戴口罩着,拉着我的袖子说让我们不要做,不要做,等过了这一段危险时间再来做……”最终经过医生的耐心劝说,婆婆顺利完成手术。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全世界第一位。”丁医生说,从这个事中他也想提醒广大患者,疫情期间,“如果心脑血管等疾病发作,需立刻前往医院,紧急救治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如果延迟救治,很可能会造成生命危险。”
但丁医生发现,自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市民对自己的疾病总喜欢拖延治疗,“不愿去医院。”所以他建议,疫情防治期间,还是要注意自己的健康问题,“科学防病毒,但不能犟拐拐!”
红星新闻记者 胡挺 章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