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3月4日),成都出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奋力完成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给出三十三条具体措施,启动全面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快进键”,确保成都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
设立“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资金池”,实施成都城市猎头行动计划,新开通雅典、孟买、雅加达等国际定期直飞航线,一般性支出在年初压减10%的基础上再压减10%,开通政策兑现投诉专线……梳理《意见》,一系列利好信息为全面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夯实基础。
设立“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资金池”
风险补偿资金池受益范围扩大至小微企业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纾困,千方百计支持企业稳产满产和扩能增效,《意见》从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加强资金流动性支持、全力保障企业用工、稳定生产生活物资供应、优先保障物流运输畅通等五方面给出具体措施。
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成都将设立“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资金池”,划拨10%以上的产业专项资金用于贷款贴息和纾困补贴,重点扶持餐饮、住宿、文旅、会展、交通运输等行业企业。创新政府采购服务,力争面向中小企业采购比例达80%以上。全面推行以金融机构保函替代现金缴纳涉企保证金。
加强资金流动性支持,《意见》提出实施中小微企业金融纾困专项行动,建立企业纾困白名单,将风险补偿资金池受益范围扩大至小微企业。
全力保障企业用工,《意见》提出建立完善重点企业用工“一对一”联络和24小时调度保障机制,深化与劳务输出大市大县跨区域合作,定点定向、按时按需保障企业用工。
稳定生产生活物资供应方面,《意见》提到将加大防疫物资保供力度,消毒用品、口罩等存在缺口的企业可提前2个工作日向行业主管部门或产业功能区申请,由市和区(市)县政府负责统筹。同时,成都也将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加大生鲜农产品外采和畜禽肉储备力度,确保“菜篮子”“米袋子”货足价稳。
优先保障物流运输畅通,《意见》提出全力保障国际班列战略通道运行,对与国际班列对接的“五定班列”给予适当补贴。此外,成都将加强货源组织和运力安排,开发物流运输供需对接平台,合理完善特殊时期物资中转运输方案。
▲2020年3月3日,四川成都望江楼公园河畔内,上千株红梅绽放。图据ICphoto
实施成都城市猎头行动计划
建立创新产品研发后补贴机制
当前,成都正在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冲疫情负面影响、推动经济运行企稳的关键一招,就是深入挖掘和激发市场需求潜力。积极释放消费活力,《意见》提出,实施消费提升行动,鼓励发展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推动绿道经济、假日经济、夜间经济等回补增长,试点推行商圈和特色商业街负面清单城市管理制。多措并举促进汽车消费,对以旧换新等给予适当补贴。坚持“房住不炒”,精准实施“一城一策”,优化市场供给结构,更好满足市民的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鼓励探索预约制线下文旅活动,对以成都为目的地的旅游产品拓展给予一定补助。
扩大有效投资方面,《意见》提出加快成渝高铁快线、成都平原经济区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等战略性工程规划论证。加快成达万高铁、大运会场馆、TOD、天府锦城等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完善“项目清单+城市合伙人”机制,定期发布投资白皮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沱江治理、川西林盘、城市更新等重大项目,推动政府性工程向社会资本开放。对6月底前开工的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辟限时办结绿色审批通道。
保持外资外贸良好发展态势,《意见》提出积极开展网上外资投资促进活动,加大定制化配套政策支撑,保障重大外资项目尽快开工加快建设。在强化创新供给推动转型发展方面,《意见》提出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争取落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天府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航空航天、脑科学、精准医学等公共技术平台,推进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超算中心、西部电镜中心等建设。
此外,成都还将建立创新产品研发后补贴机制,鼓励企业开发“硬核科技”重大创新产品。出台人才新政2.0版,实施成都城市猎头行动计划,发布《成都市人才开发指引》。
▲繁忙的成都国际铁路港,集装箱整齐排列在中心站。图据ICphoto
新开通雅典、孟买、雅加达等国际航线
以发展新经济为动能带动产业体系全面升级,《意见》给出三条切实举措。构建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成都将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试验区,探索构建“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创新应用实验室”运作机制。做大数字化转型市场增量,《意见》提出制定创新产品(服务)目录,扶持首次投向市场、尚未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和技术。构建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意见》提出设立新经济专业银行,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金融服务梯队。
当前,成都正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推动产业生态链集成,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强化产业功能要素同城配套。为筑牢产业功能区生态集成优势,全面提高主导产业综合竞争力,《意见》提出构建高能级产业生态圈,与省内外重点城市建立供应链对接城市联盟。加快完善重点产业链,成都将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编制完善强链补链招商企业名录,搭建零部件、关键技术、中间产品供需交流交易平台。此外,鼓励企业参与产业功能区建设,成都将发布产业功能区生产生活配套需求清单,引导企业参与建设8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3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适当降低投资人商业自持比例。
深度融入国际供应链体系,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意见》提出提升供应链企业国际竞争力,重点开展“供应链+”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农产品贸易等领域推广应用,对提供跨境一体化服务的供应链企业通过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结合项目实际投入给予适当补助。建设适航适铁产业供应链中心,《意见》提出拓展国际航线网络,新开通雅典、孟买、雅加达等国际定期直飞航线。深化“一带一路”供应链合作,《意见》提出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主要节点城市设立完善境外分销和服务网络、物流配送中心、海外仓,提升跨境运输、专业化清关、精益化物流、多样化组配等供应链集成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供应链垂直融合解决方案。
支持企业在市域范围内跨区(市)县迁移
如何以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竞争优势吸引先进生产要素集聚融合?《意见》提出,出台成都营商环境政策3.0版,全面建立符合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体系。以高效高质办成事为标准,实施高频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推行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24小时申请制,完善行政审批承诺补正和容缺受理机制。建立市、区(市)县两级惠企政策归口汇总机制,支持企业在市域范围内跨区(市)县迁移。
构建平等包容的市场竞争环境,《意见》提出清理纠正行业准入、资质标准等方面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歧视性或没有法律依据的差异性规定做法,建立涉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受理回应机制。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保障环境,《意见》提出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责任追溯和承担机制。探索企业轻微失信豁免机制,对企业因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失信行为,满足豁免条件的,不纳入失信记录,不实施信用惩戒。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意见》给出了具体措施,提出开发一批临时性、过渡性、就近就地就业岗位和公益岗位,推广一批居家灵活就业项目。围绕“5+5+1”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持续组织人才招聘和供需对接,启动“成都技工”“川菜名厨”“蓉城家政”“天府茶艺”等特色技能提升工程。强化兜底保障推动普惠优质供给,《意见》提出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探索公共政策由户籍人口逐步扩展到常住人口,公共服务逐步面向城市服务人口。
一般性支出在年初压减10%的基础上再压减10%
坚持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推进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意见》提出,成都将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健全超大城市重大疫情监测预警、医疗救治、紧急征用等制度;加强传染病医院和区(市)县综合医院感染科建设,规划预留大型传染病收治医院建设用地。系统优化城市应急智慧指挥体系,《意见》提出打造城市安全和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全面整合城市运行、安全数据资源,推进风险感知、预警发布、重点防控、资源调配等领域大数据深度应用。此外,成都还将制定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支持社会应急救援队伍发展,探索建立多元化救援力量共训共练、救援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和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成都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化储备,适度引导社区和家庭储备。
记者注意到,在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方面,《意见》提出,深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调整优化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向和拨付流程,加大对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基本民生保障和促进消费投资方面的资金投放。一般性支出在年初压减10%的基础上再压减10%,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切实提高服务企业的时效度,成都将常态化建立规上企业联络员和中小企业行业协会联络专班制度。利用“12345”平台开通政策兑现投诉专线,建立健全评价考核通报和约谈机制,加大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政策的力度。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依法依规依纪严肃问责。
>>解读:
注重“三个聚焦”“四个结合”
《意见》有哪些总体考量?据悉,首先聚焦统一思想坚定发展的信心决心。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分析和重大判断上来,着力引导市场主体认识到疫情短期影响改变不了经济长期稳中向好的趋势,逐步消除市场的焦虑情绪,提振市场主体对成都稳定发展的预期和信心。
其次,《意见》聚焦精准纾困增强市场主体活力。精准聚焦企业诉求,强化政策对冲的力度,从财税政策扶持、资金流动性支持、援企稳岗、生产生活物资供应、物流运输保障等方面着手,全力帮助企业解难纾困,支持企业尽快复工满产,努力把疫情对成都经济社会的影响降到最低,奋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此外,《意见》聚焦化危为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疫情后重要政策窗口期,顺大势、战逆境,着力抓紧抓实此次疫情带来的新技术革命、市场需求日趋多元、民生短板亟待补齐等战略机遇,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夯实基础。
《意见》由十个部分三十三条,具体举措特点鲜明。首先是坚持落实上级各项政策与结合成都实际创新政策相结合。《意见》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出台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基础上,强调要搞好政策兑现,并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强调要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划拨10%以上的产业专项资金用于贷款贴息和纾困补贴,实施中小微企业金融纾困专项行动等措施。
其次,《意见》坚持帮助企业纾危解困与推动企业稳产满产扩能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问题,创造条件让企业稳产满产,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扩能增效。比如,针对企业复产面临的防疫物资不足的问题,承诺在企业提出申请后的2个工作日内协调解决;对疫情防控期间扩大产能的企业,提出予以适当奖励。
《意见》坚持应急政策与长效支持政策相结合。根据不同产业特点、不同企业需求,给予长短结合的支持政策。对在疫情中受损严重的产业、企业,给予系统性支持政策,支持其以疫情为契机转型升级;对在疫情中获得发展机会的产业、企业,给予针对性的政策,鼓励其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意见》坚持抓好当前各项工作与推动事关全局的长远战略相结合。这次疫情证明了成都近几年加快产业生态圈建设、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面向全球建设供应链体系等部署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城市发展规律和时代发展要求的,《意见》对这些战略举措进行了进一步深化、细化。同时,对此次疫情暴露出的产业链不完善、公共防疫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不足等短板弱项,提出了补齐补足措施,强调要实施产业生态圈加速构建行动和重点产业链补链强链固链行动,积极推进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白茹
编辑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