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红星新闻记者从“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推进暨2020年全市体育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不仅是为了传承城市运动基因,也是通过建设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及大型体育场馆来满足市民运动需求,以赛事举办营造城市体育氛围,带动广大市民热爱运动、投身锻炼,助力健康城市建设。在东安湖、凤凰山体育公园,高新区、新都区、简阳市等区(市)县13个新建场馆和36个改造场馆基础上,年内成都将新开工建设102处社区综合体育馆、居民运动场、天府绿道智慧健身系统等群众身边体育设施。对成都市民而言,将从中受益。
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
成都去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3782场次
2019年,成都市体育系统深入落实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暨“三大赛事”动员大会精神,践行“谋赛”“谋城”“兴业”“惠民”理念,以赛促建,推动体育基础设施迈上新高度,并以休闲运动引领全民健身新风尚。
成都以天府奥体公园、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为核心,完善重大体育设施布局。2019年,成都新开工体育项目55个,加快推进36个体育场馆设施改造提升。编制绿道体育设施布局导则,在已建成的3429公里天府绿道上植入多种类体育设施。积极开展“家门口”运动空间和社区综合运动设施研究,在绿地、广场、商业综合体、废旧厂房等闲置空间、乡村林盘院落等植入体育设施,实施社会足球场地规划建设,着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
成都发挥天府绿道载体作用,聘请成都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担任绿道健身形象大使,开展绿道科学健身指导和智能健身器材配置,组织登山徒步、越野跑、自行车、嘉年华等绿道体育赛事活动,邀请驻蓉使领官员、在蓉留学生和来蓉参赛运动员走进绿道,全年组织天府绿道健身系列活动831场次,参与人数1200万人次。创新开展社区运动节,设置社区体育竞技比赛、科学健身展示、“大运会社区讲堂”等项目,带动社会基层“细胞”广泛参与体育运动,培育健康社会风尚和共建共享赛事名城的良好氛围。大力支持开展老年人新兴健身项目,参加省第九届老年人运动会成绩优异,圆满举办市第六届老年人运动会。2019年,成都开展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3782场次,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提升至680万。
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车迷健身节
今年全民健身活动不少于3000场次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成都市体育系统迅速建立全系统应急机制,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复工复产行动,努力发挥体育独特功能助力经济社会恢复正常秩序。3月份举办的“天府绿道健康行”和“成都双遗健康跑”两场活动回应群众健身需求,对提振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接下来,成都将精准策划组织全民健身活动,全年计划组织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3000场次,其中绿道活动不少于800场次。
着力培育休闲运动新潮流,持续提升“运动成都”品牌影响力。以天府绿道为引领、以社区运动节为载体,丰富健身活动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推动活动组织“量”的提升和健身服务“质”的飞跃,形成品牌突出、主题鲜明、独具特色、种类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
精准定位医务工作者、教师、企业管理人员等不同行业,以及老年人、青少年等不同人群,精心设计适宜不同群体的天府绿道健身项目,实现健身活动覆盖所有绿道、覆盖所有人群、覆盖应有项目,引导广大市民走进绿道,引领积极健康生活方式。在体育总局指导和支持下,形成可向全国推广的绿道健身模式,打造世界级绿道健身品牌。
围绕加快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全面启动社区体育运动三年行动计划,常态化组织“社区运动节”,开展“社区健身达人评选”“我要上市运”主题活动,开设“大运会社区讲堂”,宣传成都大运会和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培育市民热爱体育、参与体育的生活风尚,打造有全国影响和引领作用的“社区运动节”品牌,积极创建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市民参加绿道健身活动
“15分钟健身圈”你我都受益
2020年,成都将强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场馆运营。积极构建覆盖市—区(县)—社区、满足赛事—训练—全民健身需求的“三级三类”公共体育设施体系。
以保障成都大运会需求为首要任务,克服疫情影响,确保东安湖、凤凰山体育公园,高新区、新都区、简阳市等区(市)县13个新建场馆和36个改造场馆建设任务按进度实施;结合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推进市级竞训场馆和区县级公共体育场馆提升改造,年内新开工建设102处社区综合体育馆、居民运动场、天府绿道智慧健身系统等群众身边体育设施,高质量建成“15分钟健身圈”;推进区(市)县“一场一馆一池”“两中心”(注:县级行政区划内应按标准要求建设至少1个体育场、1个体育馆、1个游泳池和1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全覆盖;落实全国社会足球场地建设专项行动,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间社会足球场地建设目标任务。以体育场地普查为依托,全面摸清家底,强化“补短板”任务,确保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十三五”规划目标。
按下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快进键
2019年,成都积极对接国际体育组织,构建重大赛事申办筹备工作体系。高效率成功申办2021年大运会、2022年世乒赛、2023年亚洲杯、2025年世运会等重大赛事。高标准举办第18届世警会,成都马拉松成为中国首个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高水平举办国际篮联三人篮球世界巡回大师赛、国际网联青少年网球年终总决赛、国际乒联男子女子乒乓球世界杯等32项国际赛事,获得相关国际体育组织授予的“黄金主办城市”“卓越贡献城市”等多项殊荣。成功引入亚洲体育舞蹈联合会总部,实现全市国际组织总部落户“零”的突破。成都在全球赛事影响力城市榜单中由89位跃升至28位,进入全国前三。
成都兴城队成功冲甲
2020年,成都将继续高质量筹备2021年大运会,全面推进2022年世乒赛、2023年男足亚洲杯、2025年世运会前期筹备工作;高标准举办成都马拉松、国际篮联三对三世界巡回大师赛等国际体育赛事和市第十四届运动会。培育引进更多符合城市发展定位、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高端品牌赛事,对现有赛事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和规范化管理,实施“优胜劣汰”,保留、扶持一批有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的赛事。同时,全力争取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一批影响力大的标志性赛事落户成都。随着天府绿道建设的持续推进,适时引进长距离越野挑战赛、自行车竞速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
推动体育产业跨越式发展,出台促进体育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和推进“电竞+”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指导各区(市)县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形成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体系。打造体育健康脉动消费新场景,加快建设体育产业功能区和生态圈,力争2020年体育产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争创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
红星新闻记者 何鹏楠 孟武斌 成都市体育局供图
编辑 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