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聚焦资本市场,专注上市公司,提供投资参考。欢迎关注“红星资本局”公众号
笔者先从感触很深的一家公司说起。迈瑞医疗,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过去一年它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创业板一哥”。记得去年的昨天(2019年5月17日)迈瑞医疗估值是43倍,前复权的股价是137.46元,市值是1671亿人民币。很多投资朋友觉得当时迈瑞医疗太贵了,因为公司在2016年从纽交所退市时的市值只有33亿美元,换句话说只有200多亿人民币市值。到了A股就成为医疗保健板块中的龙头老大了。而且按照医疗器械整个行业的市场地位,迈瑞也不是老大地位,公司的盈利能力虽然优秀,但是盈利增速也只有30%不到。
这一切的基本面基础数据都是对的,可是在2019年5月份,在美国制裁华为的时候,国内正引起了国产替代的投资浪潮,而当时券商对迈瑞的投资逻辑之一也是国产替代,这样想象空间就不一样了。再加上迈瑞医疗本身的确属于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龙头,市值也足够大,盈利能力突出,公司质地优秀,A股的机构投资者基本也会配置一些。行业有想象空间,有业绩逐步兑现,有国产替代的主题,股价一路往上涨。
到了年底似乎实在涨不动了,市盈率达到了50倍,市值达到了2200亿元人民币,相比于2018年登入A股发行价在两年时间里也是上涨了4倍,着实比在纽交所退市的市值上涨了接近10倍。再加上股价在170-200元高位区间盘整了一个季度,这个时候的“泡沫”终于要破了,股价要进入加速下跌阶段了。但是在疫情的催化作用下,在医疗新基建的主题下,股价在2020年2月份后又上涨了30%多,市值突破3000亿元,市盈率达到了现在的63倍。
迈瑞医疗这一年多时间其市值由1671亿元上涨到今天的3163亿元,上涨了89%,其中估值从43倍提升到63倍,提升了46.5%,业绩提升了30%不到,可见估值贡献了绝大部分的股价上涨。
如果说迈瑞只是介于大消费领域和科技股中的一个案例,那么可能只是特例,我们看看贵州茅台的估值,2019年5月17日的估值是30倍,而2020年5月17日的估值是38倍,茅台这一年的股价上涨46%,但是其业绩只上涨了17%,而估值提升了27%,同样是估值提升得比业绩还多。
半导体产业链代表企业,兆易创新这一年股价上涨了279.53%,目前市值是1034亿元,市盈率是141倍,在2月份最高峰达到了280倍市盈率,而在去年这个时候,市盈率只有62.79倍。62.79倍市盈率在当时很多投资朋友都觉得贵了,是因为存储芯片的未来空间不大吗?主要还是担心公司的NOR flash市场空间太小,而市场空间大的DRAM领域,公司还没有突破。但在国产替代的逻辑下,想象空间终于打开了,按照未来市场空间算,现在还觉得便宜了,因为存储芯片市场空间超过1000亿美元。但不论怎么说,按照数据说话,过去一年贡献公司股价上涨的主要是估值,而不是业绩。
事实上,这几年的大消费类核心资产的估值一直在提升,对公司股价上涨提供主要贡献力,而其中的逻辑不外乎核心资产的确定性、长期可展望性。而过去一年硬核科技的估值提升更是有国产替代的黄金十年,5G开启的万物互联的黄金十年作为主推力量。
由于市场预期了未来十年的时间长度,且当下的确有那么多事实在证实这个逻辑,比如,2019年的确是5G的开启年,十年一代的通信周期在过去的确存在;半导体周期的确在三季度触底了;国产替代的确在加速,而且是举国之力在加大投入;信创领域的自主可控也是在进行;大消费股的发展趋势的确是往龙头企业在集中,核心资产在各自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当很强逻辑的市场预期逐步被市场达成共识,而且有很多零星事件在证实这个市场预期,且短期又无法证伪的时候,这个逻辑会得到强化,而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估值提升上面,而业绩只是后验的。只要这个市场预期还在演绎,业绩提升的速度在早期阶段通常跟不上股价上涨速度的。因为这个时候助推股价的是市场预期,那么看估值做投资就会显得非常苍白无力。如果沿着市场预期的逻辑做投资的人就会觉得这个时候公司是越来越便宜了。越涨越便宜,因为这个时候的核心逻辑是如此清晰,市场空间是那么大,且被股价强化。如果是按照既定的估值法则来做投资决策,那么一定是无法理解,也就无从下手了。
当然,笔者说这个并不想表达让投资者来抓这类想象空间大的领域,而是要告诉读者,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先顺着市场的主逻辑来做投资,不能被既定的“真理”性框架把自己限定住了。至少,按照既定的PEG来做投资决策是不行的,因为不论是科技股,还是消费股按照既定的PEG来投资都不算便宜了。
而如果顺着市场的主流逻辑,按照未来的市场空间,那么又显得很便宜,这正是PEG估值能够持续提升的主要原因。但是,这并不表面市场就是对的,你是错的,因为迟早会有一个估值回归的过程。只是,这个时间可能要好几年,甚至5-10年。而好几年后,5-10年后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另外一种市场预期在主导行情,也未必是PEG。可能最后的确你是对的,市场大部分人错了,但是你失去了时间,也未必能够赚到钱。而大部分投资人之所以逐步顺应了市场主逻辑,是因为做股票投资实时存在着自身的盈亏和市场之间的反馈效应,这会导致不去理解市场的主逻辑,是会亏钱的,至少见效是很慢的,这是可观存在的事实。
所以,既然我们大部分要顺应市场的主逻辑来做投资,那么一定要趁早,趁这个趋势还在,不要等到市场被证伪了,或者被另外一种主逻辑替换了之后再来参与,可能那个时候是割韭菜的时候了。如果决定顺应市场主逻辑,先不要有太多的固定框架把自己限死了,只有打开自己的思维匣子,才能理解市场的运行逻辑。这样就可以抓住“戴维斯双击”的投资机会了了,这正是很多投资孜孜以求的。
编辑 邓凌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