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个美国民权组织都发起“停止以仇恨牟利”的抵制运动,目标直指海外主流社交平台Facebook。这些组织与品牌商合作,通过暂停7月在Facebook的所有广告投放进行施压,希望平台在删除种族歧视内容方面能够更加“用心尽力”。
▲Facebook遭遇撤广危机。图据BBC新闻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目前参与这场抵制运动的公司和品牌已增至150余家,其中包括高露洁、可口可乐、联合利华等行业巨头。此外,Facebook最大广告客户之一、去年支付了9500万美金广告费的星巴克,也宣布暂停广告投放。
据美国知名财经媒体Market Insider报道,因为越来越多的广告商宣布抵制该平台,当地时间6月22日,Facebook股价下跌约1%。在第一轮停止广告投放浪潮后,截至当地时间26日,其股价跌幅达8.32%,按照股价变动情况计算,Facebook市值蒸发558亿美元,而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个人损失超过70亿美元。
这场集体抵制上演得足够轰轰烈烈,但是,它真的能摧毁Facebook吗?
据BBC新闻29日报道,目前各大广告商只是暂停了对Facebook美国地区的广告投放。媒体和科技研究公司LightShed Partners的联合创始人理查德·格林菲尔德指出,以联合利华为例,该公司对美国地区平台的广告投放费用,仅占其向Facebook支付的总广告费的10%。
更重要的是,“抵制”并不会对Facebook营收造成太大损失。投资银行BMO Capital Markets的分析师丹尼尔·萨蒙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Facebook拥有超过800万个广告客户。2019年产生的近697亿美元广告收入中,3/4都来自于仰仗该平台的小型企业。“虽然失去大品牌广告商让Facebook‘出了点血’,但远不至于把它逼上绝路。”
▲Facebook2019年广告收入构成。图据BBC新闻
此外,萨蒙还预测,受此次抵制运动影响,在未来的几年内,Facebook将加大对平台安全性的投资。这一预测正好对应了扎克伯格近日针对广告商施压发布的解决措施:为平台上具有争议的内容打上更多标签;在平台广告中禁止带有仇恨色彩的语言等。
作为回应,当地时间28日,Facebook承认,“还有更多工作要做”,并表示,正在开发更多的工具来打击仇恨言论。该公司同时表示,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将使其能够在用户报告之前发现90%的仇恨言论。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联合抵制并不是广告商们对于社交媒体公司的首次抵制。2017年,各大品牌因不满其广告与种族歧视等相关内容捆绑播出,宣布将停止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投放广告。
三年后的今天,大部分人已全然忘记了当初那场同样轰轰烈烈的抵制运动,广告商们也在YouTube调整广告政策后,与其母公司Google公司签约,顺利地继续投放广告。
这下似乎有了更多的理由让人相信,这场抵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破坏力超群,Facebook也并不会被这浩大的声势所摧毁。
红星新闻记者 王雅林 徐缓 实习生景钰雯
编辑 李彬彬